弄潮号丨副省长被强迫消费 旅游整治该咋整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刘雪松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2月24日 07:36:02
旅游乱象问题,都能在地方领导身上找到原因。旅游监管,能不能学学人盯人、一对一的强迫消费?把整治的主体,一对一地放在怎么都整改不过来的当地领导身上。
就在云南省副省长孙舜吐槽参团本地旅游、被购物商店“一对一”强迫消费的当天,国家旅游局宣布,从即日起至5月底,将联合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对云南丽江等7个重点地区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督查。
这也许是巧合,但旅游乱象扎堆却不是巧合的。国家旅游局的三“重点”叠加在一起,加上在三个月时间内突击检查、集中整治、强化办案的三步走,三三能不能得出旅游市场的长治久安?从大家的反应来看,普遍信心太足,毕竟类似的集中整治已经不是头一回。
国家旅游局这次所列的7个重点区域云南独占两个,其中丽江、西双版纳的问题已困扰多年,堪称顽固不化。虽说旅游市场需反复抓,但老问题反复抓过后依然反复出现,职能部门在重复劳动之前,需要思考一下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这几年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组织的“重点整治”“集中整治”基本大同小异,往往毫无新意。去年8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以5A、4A级景区为重点,对全国旅游景区进行集中整治。前年4月,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违法一日游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去年3月,重点整治在线恶性销售竞争及“黑网站”发布虚假旅游广告或不实旅游产品信息等问题。去年1月,重点整治景区门票上涨过快……估计被整治对象已经死猪不怕开水烫。
公允地说,如果没有这些整治,旅游市场肯定更乱。但事实也证明,这一系列的整治并没有达到根治的效果。这正是人们不愿抱太大期待的原因所在。
哪里有问题就抓哪里,逻辑貌似没有问题,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肯定有缺陷。比如云南旅游市场乱象人尽皆知,当地旅游部门对投诉却“老不信”。以为“老鼠屎”坏不了“一锅粥”;总以为整治能到位。结果云南副省长体验一把,就遇上了“一对一”的强迫消费。“一对一”就是人盯人,游客购物达不到一定金额就别想出店门。副省长后体验受了“刺激”,怒而呛道:“团里有老有小的,这种事商家也干得出!”
副省长最后是如何脱身的,相关报道未作详述。但在这个体验过程中,相信副省长已经感受了为什么别人说去云南旅游属于“顶风出行”。不法商家能把游客打得头破血,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在云南,旅行团被不法商家损着骂、逼着买的事情,不是头一回。遗憾的是,重点整治和集中整治后,乱象总能卷土重来。
以前海南旅游的口碑不比今天的云南好。去年全国两会上,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在总结一年来没有关于海南欺客宰客的报道时表示,这就是重罚的结果:“你坑两千,我罚你十。如果你再坑市民,我罚得更多。你敢欺客宰客,就让你倾家荡产!”
其实杭州也有同样的体会。千岛湖景区因野导游拉客等问题,被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通报并列入5A级景区警告名单。为此政府部门牵头开展了一场“整改革命”,千岛湖景区痛定思痛,全省旅游业举一反三,把“攻坚战”变为“持久战”。诚意满满的努力后,千岛湖景区很快扭转了形象,其他景区也加强了监管力度,最终实现全省旅游环境口碑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事实证明,没有党委和政府主导,整治效果会大打折扣。出了问题抓一时,难免会按起葫芦浮起瓢。任何一个地方的旅游环境,只有当地党委、政府认真对接监管法规,法治才能与旅游风气、与商家自律对接到位。地方保护主义只能换取眼前的旅游收益,但会造成党委和政府的公信力重大损失。因此,对于党委、政府来说,不要误以为旅游市场和商家的“粥”很大,轻看了几粒“老鼠屎”。旅游监管部门不要迷信一轮一轮的短期整治。三个月太短,只争常态。抓商家太小,得抓领导。旅游乱象问题,都能在地方领导身上找到原因。旅游监管,能不能学学人盯人、一对一的强迫消费?把整治的主体,一对一地放在怎么都整改不过来的当地领导身上。
标签: 云南旅游;丽江;旅游乱象;副省长;集中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