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两会热评丨浙商回归奏响腾笼换鸟接力曲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吕苏娟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3月06日 21:26:38

更多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浙江,“浙商回归”正是对报告中所提内容的实践和探索。

  短短五年间,全省“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已达11844亿元。这一数据不简单。它一方面表明“浙商回归”作为我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在外的“浙商”越来越青睐浙江,想要回到浙江。这股优秀企业和资本的回归热潮,正在勾勒出浙江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新底色,转化为推进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

3.jpg

  “浙商回归对全省全局工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无数场合,省委省政府领导都强调要为“浙商回归”创造一流环境,让“浙商回归”又好又快、突飞猛进。这样的期盼,真诚而迫切。因为“浙商回归”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的需要,是大力实施“腾龙换鸟”的需要,也是“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自然延伸。

  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推动下,“浙商回归”取得了巨大成就。数据显示,“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达到80%以上,其中重大项目中的七大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达到75%以上。也就是说,“浙商回归”不仅为我省带来了一大批有效投资的“大好高”项目,还极大带动了我省八大万亿产业的发展。而随着有效投资、重点项目的增加,各大产业融合互动、业态创新频出,更进一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提升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

  今天的浙江、今天的中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靠创新没有出路。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也是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特别是那些站在国际市场前沿的企业。我省大力引入回归的“浙商”企业,就是这样的企业。未来,我省要“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就必须坚定不移沿着这个方向将“浙商回归”深入推动下去。

  如何将“浙商回归”更好地推动下去?一方面,做好方向把控。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回归,而是符合转型升级的方向、符合创新驱动的要求、符合绿色发展的标准等“大好高”项目,才能回归。项目的回归,也不是单一的回归,而是新兴产业、先进产业的回归,人才、技术、资本等优质要素的回归以及“浙商”总部的回归。

  另一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创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开设“浙商回归”项目办事的“绿色通道”,提升“店小二”的服务意识,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今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最多跑一次”更是做了明确的要求和承诺。为此,我省要更加走在前列,把政府自身改革搞好,服务好企业发展。

  白苹洪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倾秋。“浙商回归”的西风,吹响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号角,全省各地已枕戈待旦、摩拳擦掌,为更好的明天而不断加油、冲刺。

标签: 浙江;动能;政府工作报告;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3/W02017030676104694029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