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代客扫墓”直播,只是道德中立的商业创意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然玉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25日 07:40:45

更多

在变与不变之间,传统的惯性,与现代社会的观念、技术相互拉锯,而纠结的人们则依据具体的情形一次次做出选择,直至最终合流并共同推动了对“民俗”的再定义。

  清明节前夕,南京雨花台一处公墓推出“代客扫墓”服务,并在线直播全程。逝者亲属向公墓方提出申请后,该公墓将开设一间视频直播间,亲属通过公墓官方微信公号,在输入密码后即可观看“代扫”全程。墓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设微信直播的背景,是现代人生活半径增大,导致原本作为“刚需”的回乡祭扫,成为“奢侈品”。

  “代客扫墓”在线直播,这与其说是一种新民俗,不如理解为是因势利导的商业创意。此项服务,既能给公墓带来新的赢利点,也能给潜在的扫墓者提供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可谓双赢之举。然而问题在于,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不可避免会遭遇“旧传统”的反弹。而在很多人看来,所谓 “代客扫墓”在线直播的做法,无疑有偷懒耍滑、薄情寡义之嫌,实在是对逝者极大的不敬。由来已久的清明扫墓,早就形成了稳定的范式。任何改变,注定都行之不易。

  为了解释“扫墓直播”的合理性,公墓运营者摆出了诸如“现代人生活半径增大”、“回乡扫墓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允许”等等说辞。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说法的确都有其合理性。随着人口流动、异地就业等等越来越普遍,“回乡扫墓”所需付出的一系列成本,早就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小型社会”所可比拟。而且,现代社会的职业雇佣关系和公共休假设定,在客观上也都抑制了不少人扫墓祭奠的可能性。

  就扫墓一事而言,层出不穷的商业创意,所回应的恰恰是市场的痛点,所谓“有需求必有供给”罢了。一个必须承认的现实是, “直播扫墓”、“网络代扫”等等商业服务,确实解决了一些人“想扫墓而不能扫墓”的烦恼。至于说,这种“替代性服务”到底有没有意义,能不能起到纪念先人、遥寄哀思的功能,则是另一回事了。毕竟,关于民俗的人文学、心理学解释,从来都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议题。

  事实上,任何“新民俗”的成熟,都势必要经历一个说服的过程。说服自己,说服别人,直至最终为主流认知所承认。就此而言,现在就来给直播扫墓、网络带扫等等行为下一个断语显然还为时尚早。此类道德中立的商业创意,并不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对与错。其今后会被如何归类和定性,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公众在一段时间的“意见沉淀”之后所形成的共识性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是“新办法”迅速销声匿迹,也可能是“旧传统”慢慢实现更迭。

  节日习俗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随便可变的。在变与不变之间,传统的惯性,与现代社会的观念、技术相互拉锯,而纠结的人们则依据具体的情形一次次做出选择,直至最终合流并共同推动了对“民俗”的再定义。

标签: 扫墓;公墓;商业创意;民俗;回乡;生活半径;现代社会;合理性;承认;南京雨花台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3/W0201703252557187562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