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预防网络欺凌不能仅靠一份指南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王瑶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10日 16:22:24

更多

应对网络欺凌,不仅仅要让学生、家长明白该怎么做,更应理清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只有建立全方位的监管责任体系,才能有效杜绝网络欺凌的发生。

1.jpg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中学印发的《网络欺凌预防指南》出现在校园内。这本总字数将近4000字的手册,以口诀、问答等形式,对网络世界中的欺凌现象进行了定义和归纳,并向学生及家长提出了应对建议。这是国内首份由学校推出,直面“网络欺凌”的手册。

  不同于校园欺凌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范畴,现实教育生态下,虚拟的网络世界也弥漫着不少欺凌的踪迹,并且,网络欺凌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对青少年而言,其表现出来的杀伤力并不亚于校园欺凌。在此背景下,适时出台《预防指南》帮助学生远离网络欺凌,既是对学生的有效保护,也是现实教育之所需。

  对于校园欺凌,从国家到地方目前都已出台具体措施进行治理。然而,网络欺凌因其边限不明、职责不清,目前的监管态势不容乐观。对“00后”的中学生而言,其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与网络的接触频繁又密切,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也更为显著。这样一来,对于自我约束不足、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中学生而言,网络更可能成为其发泄不良情绪、做出不良行为的平台。

  此外,网络欺凌多以语言暴力的形式存在,而同学之间的语言暴力,要么是被当成彼此之间的玩笑,要么则是被扣上不文明的帽子,很难与欺凌联系在一起,也很难引起相应的重视。除过这些,网络欺凌的取证难、监管难,即便有此类行为存在,要么是学生不愿承认,要么是惩戒治理困难,也很可能不了了之。

  无论是校园欺凌还是网络欺凌,其对学生身心的伤害毋庸置疑,而因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在治理方式上,也应呈现出差别化举措。一来,要通过常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网络欺凌,避免因为开玩笑而引发不良后果。二来,应针对网络欺凌制定专门的办法措施以及相应的惩戒措施,不能让网络欺凌沦为法外之地。三来,网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管理,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的不良言语或图片,应当妥善予以处理,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

  编制预防指南,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网络欺凌的认识,但也仅仅如此。应对网络欺凌,不仅仅要让学生、家长明白该怎么做,更应理清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只有建立全方位的监管责任体系,才能有效杜绝网络欺凌的发生。

标签: 网络;校园欺凌;网络世界;未成年人; 00后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4/W0201704105746556702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