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暖评|我们与完美逆袭只差一点工匠精神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张韬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11日 19:33:48

更多

我们不应把李剑飞当做个例来看待,因为他的成功是具有可复制性的。当下,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可能。无论是面向社会,还是面向高校,渠道都是畅通的。

1.jpg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上了职高,一个人的一辈子就望到了头。技术工人也许不是唯一的选择,但再多的选择似乎都与高大上无缘。当年轻人们因中考失利而唏嘘时运不济、命运不公时,他却用自己的努力为人们展示了另一种态度。李剑飞,八年时间,从职高生到保研浙江大学。他一步一履,从谷底攀上高峰,演绎了一段完美的逆袭。

  就像很多励志故事的主人公,刻苦、努力、钻研,这些品质在李剑飞的身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他从逆境中找寻梦想,在失败中重树勇气的品质,让他为世人展示了属于职高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就像他自己所说,“回过头来想想,8年前的那一次失败,成为了我求学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登上了梦想的天梯。”

  人们大都愿意相信,人生只要能够按部就班,就会一帆风顺。但真正不负青葱年华的,应是来路上那些披荆斩棘的日子。在艰涩年月里历练出的的强大心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像李剑飞那样,当与命运狭路相逢,路漫漫、夜漆漆,你别无退路,只能攥紧拳头咬住牙,走过那段独行的谷底。走着走着,天就亮了。

  在笔者看来,正是工匠精神,在那段人生的夜路里,为这个年轻人提神壮胆,为他的坚韧与执着提供支点。从职高里燃起对电器工程的兴趣,到对学科全身心的忘我投入,撑起了他的华丽逆袭。在职高期间,他就已经成为了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高手,很多老师评价他,即使高中毕业就踏入社会工作,也一样会很抢手。大学四年,10000多个小时,李剑飞不是在实验室里与电路板打交道、研究电路,就是在电脑旁敲击键盘……

  比起很多年轻人的浮躁,反而是这个职高毕业生身上,闪烁着夺目的工匠精神,不浮不殆,不急不躁,久久为功。那种对于知识的虔诚,更是令人动容。他的从容与淡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职高毕业生也一样很抢手,受欢迎程度甚至还超过了本科生,优秀的职高毕业生也能考入重点大学。

  这个年轻人的求学“神话”从何而来?这段时间,关于衡水中学在浙江设立分校的争论吵得沸沸扬扬。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针锋相对。而李剑飞的故事,则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二字。作为一个职高生,我们很难从他的身上找到应试教育的影子,也找不到那种正版素质教育的痕迹。关于教育,我们从他身上看到的不是功利,而是工匠。那是一种对于知识本身的追求与渴望,在正确的引导下,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我们不应把李剑飞当做个例来看待,因为他的成功是具有可复制性的。当下,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可能。无论是面向社会,还是面向高校,渠道都是畅通的。如今已成为浙大研究生的李剑飞说,就读职高,并不意味着你低人一等,有梦想就去追吧,请挺起你的胸膛,当你蓦然回首的时候,一定不会感到后悔!

  是的,我们与完美逆袭之间只差一点工匠精神。

标签: 职高;李剑飞;工匠;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年轻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4/W0201704116330296244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