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共享单车变“惊吓单车”警示了谁?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司马童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21日 22:48:13

更多

共享单车的快速成长,已经逐步进入拼优质服务、拼品牌形象的洗牌阶段。据报道,在国内“争艳”不够的共享单车,也开始纷纷打起了海外市场的主意。

1.jpg

  头一次使用共享单车,嘉兴的施先生就遇到一桩连警察都犯难的事情:小鸣共享单车还了,可App还在疯转,一个晚上计费飙升到了414588元。事发当天,其他小鸣单车用户也碰到了和施先生一样的麻烦。媒体采访获得回应,涉事单车公司当天计费数据确实乱了,原因是租车计费系统升级导致的。

  出于好奇,试着骑了一次身边出现不久的共享单车,结果却跳出了相当于买辆奥迪车的“天价收费”。尽管这事属于虚惊一场,据媒体报道,受到惊吓的施先生等用户,最终还得到了双倍返还实际租车费用的1元“压惊费”,可显然,有了这番“一朝被蛇咬”的经历,以后再骑共享单车,施先生心里或有挥之不去的一片“阴影面积”了。

  共享单车变“惊吓单车”,上述小鸣单车由系统升级所导致的数据错乱,确凿把一些用户吓得“魂不附体”。现在,我国已有约40家共享单车公司,几家领军的公司,更是攻城拔寨,迅速广铺摊子,在30多个城市投放了数百万辆的共享单车。作为一项新事物、新产业和新服务,存在这样那样的欠缺与不足,要说也在所难免。不过,倘若这层出不穷的共享单车企业,动不动由于技术原因,都来把用户“狠吓”一把,且处理结果几乎没有索赔风险,那就说明相应的管理需要跟进发力了。

  单车骑出“天价”不能一吓了之。这倒不是说,像杭州施先生这样的“受惊”用户,可以如国外某些规则那样,动辄“狮子大开口”地索取巨额“精神损失”;而是讲,瞅准了共享单车的良好发展前景,一些实力不强、技术不精的企业,也急不可耐地纷纷入局、四处圈地,这未必能看作是“让市场选择”的合理竞争,却更像是趁着门槛不高、规则不严,先来占个场子、混个脸熟的“泥沙俱下”。换言之,既然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共享单车的出生与角力已呈“井喷”之势,有关部门在管理上就该因势利导,适度抬高准入门槛,从另一个角度形成“停牌”或“逐出”机制。

  显然,共享单车要稳健发展,已需尽快从“浑水摸鱼”纳入到“良性竞争”的正轨。这当中,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烧钱”圈地,可能不易硬性规制,但像共享单车这样的新兴产业,要求其技术可靠、回应及时、保障有力等等的服务素质,则完全可以尝试着定些标准、出些规矩了。比如,使用共享单车,公众最担忧的是个人的资金安全。那么,是否能够明确划条“红线”:以后不管是哪家公司,要是出现了单车骑出“奥迪价”的吓人“误会”,一经投诉并查实,就可以“亮牌罚停”,给予停业整顿;一定时期内屡屡“施吓”,则该几年内“禁入”。

  共享单车的快速成长,已经逐步进入拼优质服务、拼品牌形象的洗牌阶段。据报道,在国内“争艳”不够的共享单车,也开始纷纷打起了海外市场的主意。去年12月底,ofo对外宣布,将在美国硅谷、英国伦敦等地开启城市服务试运营,开启全球运营战略;同样,摩拜也计划未来在新加坡展开服务。如此,今天做实做足了国内的服务,还能最大程度地克服在国外的水土不服。

  创业和服务,都需要以人为本。面对我们出现的“惊吓单车”,再来看看德国共享单车巨头企业的一个做法:考虑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可以通过拨打电话预约登记,并使用人工服务获取密码使用自行车。有这样的贴心设计,人家敢去随意“惊吓”用户么?

标签: 单车;共享;服务;车骑;天价;门槛;互联网企业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4/W020170421692511836582.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