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锐评丨作者都答错的阅读题,让人欲哭无泪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魏英杰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5月22日 07:49:20

更多

这些问题不解决,总难免还会出现一些奇葩的阅读理解题,让作者本人欲哭无泪。

  中小学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经常要被人吐槽。知名作家周国平,最近专门出了一本书《试卷中的周国平:对标准答案说不》,叫板语文阅读理解题。

  周国平的文章流传广泛,是出阅读理解题的好素材。但他似乎并不觉得高兴,原因是,这些以他的文章为材料的阅读理解题,往往让他本人摸不着头脑。比如有一回,他自己做了一道题,结果按照标准答案只能得69分,比有的学生还低。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近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一篇《我是作者,却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的短评,该文作者提到,自己一篇报道被选用为阅读理解的材料,这道12分的题目,他自己最多只能拿到6分。这让作者感到有些尴尬。其实,这种事情我都碰到过几回。几年前,我一篇谈国学现象的评论,被一些地方的学校当作高三阅读理解题的材料,可看到题目后,我这个作者都懵了——有的题目我真的回答不出来。

  周国平认为毛病出在“标准答案”上。他质疑,如果阅读理解题的标准答案是作者自己也不容易猜中的,那么“所谓标准答案的根据是什么”?“能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出这些要点就算是理解了文本,这是现行语文测试的一个基本模式,我认为它不但把理解简单化了,而且阻碍了真正的理解。”这么说当然有道理。问题还在于,“标准答案”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语文阅读理解之所以要有标准答案,自然是为了方便打分,避免发生歧义。发展到极致,就是看得分点,以此判断对错。这一方面说明,标准答案确实是出于规范化考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明,阅读理解已经偏离了“阅读”和“理解”的本义。按理说,学生看完一则材料,应当从自己的角度分析文本,只要言之成理,就该得分。依赖于标准答案的阅读理解,却人为限制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想象力。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归根结底,这又是应试教育体制导致的弊端。在应试化的思维下,任何考试都以成绩为主,以分数决定高下。这在扼杀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会钳制老师的积极性。既然到最后是分数说了算,老师如果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上,就会与应试化教育的模式相悖。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对待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理解或有不同。但如果老师按照这样的观念教育学生,许多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就只能吃鸭蛋了。

  所以,作者根本不必为之尴尬。有一句话说,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不属于创作者本人了。文本具有开放性,往往连作者都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一些奥秘。这其实不奇怪。反倒是长期以来奉行应试化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当加以反思。本该是生动活泼的语文教育,难道就没有任何改革的空间?死抱标准答案的阅读理解题,难道就不能在题目设计上开放一些,更加迎合这一题型的本义?身处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们,敢不敢走得更远一些,放手让学生发挥个人思考与判断?

  这些问题不解决,总难免还会出现一些奇葩的阅读理解题,让作者本人欲哭无泪。

标签: 标准答案;阅读理解题;学生;语文;应试;本义;老师;应试教育体制;学生想象力;尴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5/W0201705222786413852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