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号丨“彗星”式调研的尾巴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刘雪松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7月22日 14:52:06
对于执纪部门来说,哪里有彗星式调研,就应该问纪到哪里、执纪到哪里。彗星是学名,俗称扫帚星。彗星式调研,对谋事、成事来说,它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怪异星,应该见一个尾巴,砍一个尾巴。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听到一位乡镇干部如此吐槽:省里下来个分管副厅长调研,市里要安排副市长陪同,副市长叫上副局长,副局长又拉上业务科长。到了县里,再加上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一进村,人成一串、车排成一队,从头到尾望过去,可不就像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
领导下基层调研,走到哪儿,垂直的、条块的,直接的、间接的,各类干部簇拥上去。调查研究的形式感上去了,上上下下的存在感也刷出来了。这跟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一大堆领导出现在通稿上、以示“高度重视”的景象,是有着异曲同工的讽刺意味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彗星式调研”被基层干部和群众所诟病,走前列的领导首先应该反思。且不说繁文缛节的形式感,与八项规定相抵触,光这抬轿子的阵势,调研想要的“地气”早就被长长的“彗星”尾巴给架空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这点求真的道理都弄不明白,这就不只是智商的硬伤问题了,更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务实作风和群众观点的要求上,没有认真听进去。
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彗星式调研景象,虽然领导需要认真总结反思,但那些簇拥而上甘当彗星尾巴的下属领导和干部,也不要把自己完全当成无可奈何的被动者。有些领导干部,听说更高级别的领导下基层,千方百计凑上前去。他们中不少人,不是怕领导寂寞,而是不甘自己寂寞。领导面前的存在感刷到位了,既报了个官场礼节的到,又可以近身察言观色,随时弥补因为职责不落实、工作不扎实所漏出来的底。他们觉得,围着下基层调研的领导转,即便漏了底,可以当面解释、及时表态。更何况,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
彗星式调研,一级叫一级,不是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而是很多时候怕遇上一问三不知,可以一级拉一级垫背,一级帮一级擦屁股。其用心之苦,用情之虚,不少是缘于心底发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并指出,“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
今天如果对照“八项规定”,简单地将彗星式调研现象,归结为官场多礼未能轻车简从、讲排场不够注意形象,并由此追诉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某种程度上,它暴露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在调研中,过去习惯性的听汇报、要材料的老套路、老作风没有改过来,同时暴露了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应对上级调研时怕露馅、怕担责,一级拉一级垫背的糊弄作风没有变过来。从这个意义来说,“调查研究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绝非危言耸听。
彗星式调研,应了调研二字的形式之景,却败了群众的兴,损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习总书记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因此,对于调研过程中被陪同的领导干部来说,既要拉得下脸来扫尾巴,也需要警惕凑上前来的笑脸,作反向思考。通过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看是否与其工作的扎实到位程度相符合。
对于彗星后面的尾巴来说,下属领导干部要凭扎实到位的实际工作成就说话,而不是靠主动凑成上级领导的尾巴,在上级调研过程中单靠刷脸。
对于执纪部门来说,哪里有彗星式调研,就应该问纪到哪里、执纪到哪里。彗星是学名,俗称扫帚星。彗星式调研,对谋事、成事来说,它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怪异星,应该见一个尾巴,砍一个尾巴。
标签: 彗星;调研;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尾巴;察言观色;八项规定;得失成败;调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