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锐评|高校游虽好,但需正确的“姿势”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钱振霄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7年08月08日 16:31:22

更多

开放包容是高校应有的姿态,那么相应的,文明有礼也是广大游客该有的“姿势“。

001.jpg

  最近,清华、北大的环卫工“心很累”。正值一年一度的暑假游览高峰,他们每天至少能清出七八车垃圾。高校游本身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游客走后总要留下“一地鸡毛”,这就值得反思了。

  不妨先谈谈高校游。一方面,名校情结一直就是不少家长心中解不开的结,要让自家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如从小就带着孩子去知名学府感受一下名校氛围,在孩子心中种下一棵种子,等哪日终于长出了果实,或许就真的圆了名校梦。另一方面,有需求就有市场,不少旅游网站已经瞄准了高校游市场,把高校游作为旅游路线中必备的环节。一来二去,原本旨在教育科研的高校还真成了景点。

  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操着望子成龙的心,提前带着孩子来国内高等学府接受名校熏陶,但另一边是高校越来越不能承受游客的重压,纷纷采取限制措施缓解校园压力,如何化解此番困局,多半还得从游客说起。

  首先要理性对待名校情结。须知,名校情结本身是向好的表现,但过分看重,不如说是观念上的退步。我国“尚学”的传统影响深远,放诸当下,国内名校自然备受推崇。但随着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所谓名校与非名校之间的鸿沟实质上正在慢慢消逝。并不能说今天我是清北的学生,明天我就一定前程无忧,只能说相对而言,名校的学生在竞争力上有一种先行优势。

  其次要转变教育观念。都说高校游好,寓教于乐,耳濡目染,亲身体验,通过游览过程中的直观感受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于情于理,看起来都很贴近现代的教育观念。2016年暑期,笔者曾经参观过北京大学,也毫不意外地遇到了浩浩荡荡的“游学”队伍,对他们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到此一游”,先在著名景点北大西门合影,然后在微信朋友圈留下一句“北大我来了”,并引来无数点赞。不忍直说,妄图通过这种方式进北大的,基本可以告别北大了。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都违背了寓教于乐的初衷,既不能感受大学的人文内涵,也不能体验到大学的治学之风,只能说是浮于形式的单方面做秀。与其从天南海北赶到知名高校,蜻蜓点水式地走个过场,不如放开手,趁假期让孩子做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最后,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游客素质亟待提升。正因为游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在现有条件下,高校不得不出台相应措施。今天我们看到,北大、清华尽管已经出台限流措施,但在游客大军面前依然不堪重负,影响了正常的校园环境。此前,新闻曝出过有游客在武大校园内损坏樱花树,也曝出过有游客在浙大草坪搭台煮火锅这样的奇葩事,那么明天呢?

  有人说,开放包容是高校应有的姿态,那么相应的,文明有礼也是广大游客该有的“姿势“。

标签: 名校;游客;高校游;名校情结;孩子;北大;教育观念;寓教于乐;望子成龙;鸡毛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8/W0201708085620740325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