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同一天生日”募捐遭调查 慈善讲创新 更得讲诚信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商旸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12月27日 08:21:17

更多

​专业化的慈善行为,需要创新手段和形式,但首先要守住诚信的底线。

  原标题:慈善讲创新 更得讲诚信(民生观)

1.jpg

  这两天,一款主题为“同一天生日”的慈善活动出现在不少人的朋友圈里。只要输入自己的生日,就能找到“同月同日生”的贫困学生,捐上一块钱“改变TA的命运”。

  不过,有人很快发现,同一个贫困学生,换个名字居然出现在不同的生日界面上,甚至有的生日日期根本就不存在。目前,该活动已被当地民政部门责令停止,相关调查也已展开。民政部也表示,“同一天生日”募捐涉嫌违法。

  在这次募捐发起之初,有不少人被吸引。究其原因,是主办方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制造了一次成功的共情效应。给陌生人捐款,人们往往过不了一个坎儿:我跟他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而用同一天生日作为情感上的公约数,就容易在捐助人和捐助对象之间建立起呼应和联系,一下子把彼此拉近,加上捐款数额不大、操作简单易行,这些因素让大家纷纷慷慨解囊。

  然而,在制造共情之外,更应牢记的是,诚信不可缺失,这是慈善的根基。就此次事件而言,贫困学生的信息为何闹出乌龙?在内测阶段为何能公开受助人的信息?这些运营上的漏洞已经引起不少质问,无疑会对捐助人产生伤害,让善心蒙上阴影。

  进一步而言,已经筹得的善款流向了哪里?发起方是否具备相关资质?这些疑问更涉及现实的法律问题,所产生的疑虑更大,只有通过调查讲清楚说明白,才能纾解公众的担忧,保护善意善举的初心。

  平心而论,专业化的慈善行为,需要创新手段和形式,增强代入感,才能调动大家的参与热情,聚集更多社会资源,去帮助急需帮助的人。但公益领域的创新必须建立在真实和信任之上,如果一味追求创意是不是吸引眼球、噱头能不能制造轰动,而丢掉了慈善行为公开透明、规范合法的本色,再浓情蜜意的讲述也会变成虚情假意的辞令,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助人之心。

  毕竟,创意的这块木板再长,一旦在资质具备、信息公开、资金监管上出现了短板,慈善的木桶就会漏,而流失的只能是公众的信任。

标签: 慈善;诚信;民生;创新;生日;贫困学生;慈善行为;改变TA的命运;同一天生日;同月同日生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12/W020171227297628305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