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评丨让世界看到科技创新的“之江力量”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王玉宝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1月08日 17:27:11
李兰娟院士人还在人民大会堂,而由她领衔的科研团队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喜讯已经传遍浙江,成为民众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关注浙江,关注浙江党委政府的施政重点,可以发现近年来科技创新在浙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攀升。
李兰娟院士人还在人民大会堂,而由她领衔的科研团队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喜讯已经传遍浙江,成为民众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浙江共有28项成果获奖,可谓满载而归。其中,尤以李兰娟院士团队完成的“以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更为瞩目。这项曾在防控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多场战役中功勋卓著的科研成果,一举夺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零的突破”,也是该奖项首次花落浙江,体现了我省科技创新水平的稳步提升。
获奖的数量和成绩是一个方面。更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解读舆论的反应,以浙江尤为关注本次奖励大会。大会前,相关新闻已提前对获奖成果和人物进行详细解读。而这项高大上的奖励大会,也不只有教授、院士等科学界关注,企业界、民众也纷纷热议。
舆论的热度,是一个征兆。它从侧面映射,科技这个看似高冷的话题,在全社会得到了更为热烈的反应。这背后,是人们对科技工作者关注度的提升,是全社会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热议。究根结底,在这个进步的时代,有着更大抱负的浙江,进入了一个要以科技创新撬动更大发展战果的新阶段。
关注浙江,关注浙江党委政府的施政重点,可以发现近年来科技创新在浙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攀升。观察去年7月份省委书记车俊领队的一次长三角兄弟省市之行,我们会发现,车俊书记每到一个地方,除了畅谈长三角合作发展,还有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调研当地的科技创新情况。随后,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他多次强调要“以家国情怀和空前力度谋划推进一批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项目”。
随后,之江实验室这个浙江谋划已久的唯一一个国家实验室正式揭牌。同时,西湖大学筹建提速,华为等一批重量级科技企业进入浙江并深耕。而在省十四次党代会上,“四个强省”工作导向中,就有“创新强省”“人才强省”这两大导向与科技创新有关。这一切都显示,在发展新阶段,浙江进入了靠创新谋取更高发展“段位”的全新水域。
从国家的宏观场景看,中国进入新时代。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国家由大而强,都离不开一批国之重器的出炉、一批重大科技的领先。笔者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当年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习总书记对“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专门有一段浓墨的着笔,其言辞之恳切,对于科技创新迫切性重要性的强调,溢于言表。之后,从全国科技“三会”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习总书记都对科技创新反复强调。可见,高端领域的科技创新,于中国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志在必得,是党中央念兹在兹的大事,事关民族复兴。
而从浙江看,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改革开放前沿,在国际竞争一线,浙江尤其看到科技创新于浙江省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浙江要打破粗放发展模式,要实现“两个高水平”建设,要不断走在前列,科技创新这个门槛必须跨过去,科技创新的短板必须补齐。由此,我们固然为此次获奖奖项而高兴,但前路漫漫,还有更多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等待浙江去实现。
高兴归高兴,不能不提的还是浙江科技创新的短板。曾有人这样评价浙江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侧重于周期较短、见效较快的应用端创新,而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也不足,迄今为止罕有真正拿得出手、真正让全国服气、真正让世界公认的科技成果。这样的评价非常中肯。
浙江的科技创新短板,表现在科研资源上,是浙江的985、211高校极度稀缺,远低于长三角兄弟省市甚至中西部地区;表现在科研创新能力上,就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基础领域研究能力不足;表现在科研成果上,企业端应用型突破较多,但是“国之重器”式的科技创新项目不多,由重大科技创新带动的重大产业不多。
要消除这些短板,浙江还需快马加鞭。首先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统一。政府要在这方面搭建大平台,推动重要基础领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采取超常规举措补齐高等教育短板,建设好“之江实验室”,办好西湖大学等。其次是,今天的浙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求人才,我们需要更加突出“人才强省”的工作导向,到全球去吸引一流人才。最后是,在全社会积极构筑创新的生态系统,这包括企业的创新环境、投资孵化环境以及科研机构的创新机制等,这当然也离不开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持续发力。
标签: 浙江;科技创新;国家科学技术;长三角;创新;实验室;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