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潮赛】中学生哪来那么多厚重感?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孙文致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1月27日 20:08:51

更多

timg (5).jpg

  近日,著名作家毕飞宇的微博突然被“挤爆”了。在他微博的评论区挤满了天津学生的问题——毕飞宇老师,您文章中《大地》的厚重感到底体现在了哪里?

  都是一道阅读理解题“搞的事”。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统考中,语文试卷选取了毕飞宇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中《大地》的片段,又以一道“毕飞宇该作品中的‘厚重感’如何体现”的题目,难倒了一众中学生。所以有了大量天津中学生跑了毕飞宇的微博下方留言表达疑惑。

  其实,以中学生的阅历来说,哪能理解那么多的厚重感?所谓的厚重感,只是存在于这些学生的生拉硬扯与最后的标准答案之中。即使这种答案被学生写出,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这厚重感背后的真实情感呢?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作为毕飞宇的一部非虚构作品,曾获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它以温馨厚重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作者在兴化街头长大的童年生活。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作者,毕飞宇在艰难的岁月中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那是一种没有根的漂泊生活,现在的中学生即使能够在选取的有限的片段之中看懂那一段的故事,又怎能从只言片语中管窥作者历程与心境呢?

  毕飞宇在接受天津《每日新报》采访时就曾坦言,“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与老师的差距是巨大的,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是有失公平的”。他表示,自己也是30岁之后才真正理解《红楼梦》的精髓,而在大学阅读的时候,由于阅历的限制,其实根本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内涵。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固守在应试教育的圈子里,即使现在在全国范围里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但要扭转长久固化的应试思维不能妄想毕其功于一役,所以常常会闹出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

  在命题过程中,中学试题往往都有着固定的参考答案。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类的东西与理工科不一样,文学类更加注重感性认识,因此对一篇文章、一个事件,往往会有着差异化的理解,这本是无可厚非甚至应该值得鼓励的,却在当前的中国教育成为了一种限制。

  放眼海外,欧美的中学教育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欧美的教育更加强调开放的思维与批判意识,而不仅仅简单是一纸答案。与强调类似于长辈式的中国师生关系的不同,国外的师生更像是交流者,交流与讨论会促进思维的拓展。

  国内的教育往往强调概念化,因此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掣肘。都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认识与接受也会相应钝化,不利于独立思维的发展。

  我们否定这道题,但不否定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阅读名师大家的行为。经典之所以经典,必然是在长期积淀中不断探索出对人有所裨益的精神内涵。但是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心智发展,选取适合的、恰当的材料。如何让学生去接受、理解这些有难度、有深度的作品,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这应该是为人师表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标签: 传播学;大学;广西;学校;中学生;厚重感;学生;思维;堂吉诃德;语文试卷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