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弄潮号丨交通强国,任重道远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浙江在线评论员 刘雪松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03月13日 19:38:54

更多

当春运这个词逐渐被淡却的时候,当春运不再是中国人口大迁徙的时候,中国的交通才是强国的交通,中国才是真正强国的时候。

  今年两会,交通话题持续热议中,3月12日的春运刚好结束。春运数据显示,全国旅客发送29.7亿人次,总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显然,一票难求的情况已有明显缓解。

00.jpg

  一年时间,对比很明显。虽然春运期间,海口因为遭遇罕见的恶劣气候,造成全国关注的交通大滞留,但常规的春运大迁徙却风平浪静。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各种列车及空运班次的增加、包括刷脸等等高科技的助力等等,但最给力的,无疑是全国立体大交通的进一步融通、联通和贯通。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而最能检验中国交通运输能力的春运,也似乎正在形成一个历史上的拐点。

  拐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过去几十年来喘不过气来的春运压力,已经大大减缓,呈现出一去不复返的迹象。另一方面是春运作为中国人口季节性大迁徙的标志,已经从出行数量的快速增长,进入到一个基本不涨、甚至有望进入负增长的历史阶段。而不管哪个方面,都与交通建设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后者,虽然一眼看不出来,但事实已经证明,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城市的吸附效应,已经呈现出发散性的特征。尤其突出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正在迅速崛起,蜀道不再难、云贵不再高,很多过去在春运期间挤破头往一线城市、沿海地区赶的人流,已经成规模地减少。很多人已经不需要通过迁徙的方式去谋生,当地就有很多挣钱机会、发展机会。而此中起关键决定因素、也就是经济建设与发展充分必要条件的,就是交通的高速发展。

  中国的高速铁路突飞猛进,高速公路的毛血细管基本搭就,航空运输及水路运输全面跟进,立体大交通的格局已经从中心城市延伸到全国整体、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布局中。可以说,中国现阶段,已经进入了往 “交通强国”大踏步迈进的时代。这也是十九大报告对交通建设与发展,指明的一个方面。

  今年的两会上,交通话题依然滚烫。关于交通发展怎么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怎么解决好农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媒体记者将这些交通话题抛给了走在“部长通道”上的交通部部长李小鹏,足见社会诉求与顶层设计,都希望有一个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交通,都寄希望中国交通建设与发展能够给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腾飞、给百姓的出行便捷带来更多更满的获得感。

  当今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世界名片,但中国交通建设跟国际一流对标起来,跟强国建设对照起来,跟人民群众出行现状对比起来,不管在科技的突破上,还是在投入的力度、规划设计的维度上,都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可谓任重而道远。

  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要建设“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要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这些战略与举措,指向的就是通过交通规划、建设与发展,让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品质步入更快的车道。

  回望中国几十年的春运历程,那些一票难求的焦虑与无奈,那些艰难迁徙的人流和车流,都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它照出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与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足。如今这些差距正在一点点缩小。当春运这个词逐渐被淡却的时候,当春运不再是中国人口大迁徙的时候,中国的交通才是强国的交通,中国才是真正强国的时候。

标签: 春运;交通;迁徙;中国交通;强国;话题;中国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3/W02018031362845217588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