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潮赛】“知死”才能学会坦然面对死亡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杨龙梦珏    责任编辑 张萍
2018年04月07日 11:13:08

更多

清明节是传统文化中可以谈论死的时节,大可抛开避讳,正确面对死亡,学会“知死”,才能更好地生存。

  你希望家附近设立养老护理院吗?近日,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营苑新寓”的业主对这个问题选择了否定的答案。业主们认为设“临终关怀”的老年护理院不应该建在幼儿园附近,也不应建在小区内。最终拟在“营苑新寓”设立的老年护理院,鉴于社区居民反对较多,不予批准。对于这个选择,一方面是开发商与业主欠缺沟通,更多的是源于人们对死亡的忌讳心理,不能坦然面对死亡,更遑论“知死”。(3月29日,澎湃新闻)

  在传统文化中,死亡一直是避而不谈的话题,“未知生,焉知死”,与死亡相比,我们更愿意谈论生,乃至期望求得仙丹妙药以延长生命来避免死亡。文化上缺乏对死亡的认识,导致我们对生的苛求,以及对死亡的尽量避免,缺乏对临终关怀的讨论。

微信图片_20180406185116.jpg

  去年清明时节前后,琼瑶以公开信的方式嘱托他人希望自己能“尊严死去”,她与子女对丈夫插管与否的争议将“临终关怀”的话题带到公众讨论中。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死亡质量确实有待提高,2015年全球死亡质量报道中,中国仅仅排在第71位, 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治疗不足,中国中西部山区仍然存在严重缺乏医疗的情况,很多老人由于缺乏治疗便撒手而去,加快建立医疗保障体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建设是关键。其二是过度治疗。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中国,子女不遗余力的抢救临危老人被认为是一种本分,根据数据,我们国家一生75%的医疗费被花费在最终的无效抢救上,很多老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进行创伤性抢救。

  与不遗余力的抢救相对的是,临终关怀在中国仍然缺乏讨论。今年3月,印度最高法院合议庭裁定宪法第21条规定人们拥有基本的生命与尊严权应包含“死得有尊严的权利”,赞成无治愈希望的绝症病人和永久植物人可接受被动安乐死。韩国在去年10月,已经试行《维持生命医疗决定法》(也称《安乐死法》)。与生相似,死亡也是生命的一种正常过程。正视死亡,大可不避讳死亡,在与生相对的,幼儿园附近建设养老院也是一种正确的死亡教育。

  死是每个生命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我们对死的回避乃至对生的羁留极大的降低了安详死亡的可能,现在临终关怀的服务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清明节是传统文化中可以谈论死的时节,大可抛开避讳,正确面对死亡,学会“知死”,才能更好地生存。

标签: 死亡;临终关怀;老年护理;业主;幼儿园;红山街道;社区居民;开发商;南京市;玄武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4/W02018040668166330958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