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焦点话题丨鸿茅药酒事件是失败的危机传播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吴佳珅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4月16日 19:04:57

更多

鸿茅药酒事件并非一道药品含有致癌成分的科普题,也不光是警察跨省追捕的法律因素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则失败的、严重有损凉城县乃至内蒙自治区形象的危机公关案例。

timg (11).jpg

  近日,“医生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被跨省追捕”事件在舆论场上持续发酵,包括医学界、法律界、媒体界的人士以及普通群众都在讨论此事。

  事件的原委并不复杂:广州医生谭秦东去年12月在网上发帖称“鸿茅药酒是来自天堂的毒药”,今年1月,谭秦东被鸿茅药酒公司所在地的——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经媒体曝光后,引发轩然大波。

  凉城县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中国神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系广州谭某所写,并在网上进行大量传播,谭某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凉城县公安局于1月10日对嫌疑人谭某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倘若真如凉城县公安局所言那样,谭某损害商业信誉“证据确实充分”,争议风波会少很多。可是从这篇文章本身来看,在专业方面并没有硬伤。作为医学专业毕业、同时有医生从业经历的谭秦东,该文的内容主要围绕医学和科普的层面进行分析,相对客观可信,我们读后实在难以得出损害商业信誉的结论。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谭秦东的这个账号仅有5个粉丝,所谓的“大量传播”,实际的阅读量只有2241次。那么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警方的跨省追捕,这篇文章用不了几天就会被淹没于海量的互联网讯息里难觅踪影。

  退一步讲,即便是这篇博文真的损害了鸿茅药酒的商业信誉,警方是否有权跨省抓捕并羁押谭秦东?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损害商品声誉罪”属于普通民事纠纷的范畴,应该由当事人到法院提起诉讼,而不是动辄以警力限制人身自由。早在2016年,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意见中,明确了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做法,“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当做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在谭秦东并没有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事实面前,凉城县公安局却不远千里跨省追捕,这样的做法并不合适。

  实际上,鸿茅药酒此前无论在民间还是官方均享有一般药品所远未能达到的“盛名”。一方面,明星代言,药房里醒目的摆放位置,电视台铺天盖地的广告,多部电视剧巧妙的广告植入,这些“大招”都让鸿茅药酒在民间知名度很高,“风湿骨病、肾虚尿频、脾胃虚寒、气虚血亏”等诸多疑难杂症都可以喝鸿茅解决。另一方面,鸿茅药酒给多省的药监部门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据不完全统计的结果显示,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一种药品从诞生至今拥有两千多次违法记录的“辉煌业绩”却依然保持坚挺,这样的功底确实非同一般,留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应该可以说,凉城县警方跨省追捕医生,与当地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密不可分。倘若不是因为这次的高调跨省抓捕行动,或许鸿茅集团还可以继续在法律和监管的灰色地带闷声发大财。这次的嘚瑟不仅把鸿茅推到全国范围内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对企业本身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让人们对当地政商关系议论纷纷。从这个角度来看,鸿茅药酒事件并非一道药品含有致癌成分的科普题,也不光是警察跨省追捕的法律因素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则失败的、严重有损凉城县乃至内蒙自治区形象的危机公关案例。

标签: 鸿茅药酒;毒药;商业信誉;医生;经济纠纷;公安局;警方跨省;商品声誉;普通群众;医学界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