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辣评|“三位一体”考试舞弊猖獗 如此考场管理何在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戎国强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8年04月18日 07:52:43

更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底线,考场舞弊是对底线的突破,绝对不能容忍。

1.jpg

  高考被认为是相对公平程度最高的考试。《钱江晚报》昨天报道了发生在浙江理工大学“三位一体”美术考试中的舞弊事件,这是对教育公平底线的破坏。考生想通过舞弊获得不当利益,是人性之恶;人性之恶需要严格的制度、规则来遏制、约束;制度松弛、规则执行不严,至少客观上是对人性之恶的姑息和怂恿。这次作弊兼具了规则松弛与舞弊猖獗的双重特点,而且严重程度令人震惊。

  先看舞弊的猖獗。据报道,4月15日上午8点18分(考试时间为8点30分),考题就发到“美术团”培训班考生微信群里,当天下午开考前6分钟,考题和答案再次被人发到微信群里。而在考试前一天,群公告里就告知:晚上有时间就看一下,没时间的话,真考到了就得明天再看手机了。当天下午,“美术团”的“团长”不断在群里提醒:“别太老实”、“下午拿到题目,有机会就尽早把知道或不知道的都发我,我已经准备好了”——“我已经准备好了”,准备了什么?凭什么能事先做好准备?这句话信息量很丰富。

  报道说,考试期间,这个微信群里依旧聊天不断:“感觉我抄得好嚣张”、“他摸我衣服问我有没有手机?难道我还跟他说有啊。”“我把手机藏屁股下面了”。这些考生丝毫没有作弊后的不安与“低调”,也毫不担心在微信群的聊天会留下作案的证据。他们在美术团里仅仅受到了美术培训吗?

  更令人震惊的是,考场管理几乎形同虚设。按规定考生不能带手机进入考场,但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规则, 不少考生携带手机进了考场,并用微信获得考场外提供的考试信息。考场本来安装了手机信号的屏蔽器,但有关工作人员称,屏蔽器坏了很久了,考前也不去修复。对手机进考场也检查不严,工作人员还以“人性化”掩饰之。

  与舞弊猖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害者的懦弱。这次舞弊行为的举报者是考生小刘的父亲。虽然他人的舞弊行为对小刘打击很大,令他非常绝望,但是他反对父亲去举报,“……被人知道了,要被恨死了,怎么做人啊?”另一位家长也反对举报,说举报对孩子不利。行恶者不以为然,受害者忍气吞声,怎么会变成这样?谁应该对此负主要责任?

  作弊践踏着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更是践踏着教育公平。它让教育部门近几年来推行的“三位一体”等改革努力受到轻视,换来的是人们对改革的不信任,摧残着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底线,考场舞弊是对底线的突破,绝对不能容忍。

标签: 考生;手机;考场;美术;底线;人性;舞弊行为;不当利益;双重特点;舞弊事件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4/W02018041827490436269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