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评丨不拘一格“评”人才 职称改革期待持续发力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评论员 逯海涛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8年05月22日 19:56:29
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持续推进我省职称改革,建立完善精准化、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才能让人才更有获得感、更有成就,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这也是我们接下来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
这是职称评审的重大改革!近日,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度职称改革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推进卫生、自然科学研究等8个重点领域的职称评审改革,11个职称系列新设正高级。
职称尽管让人又爱又恨,但在当下,它仍然是衡量不少行业人员能力和水平的标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职称制度逐渐显露出与新时代格格不入的问题。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步伐,无论是国家顶层设计,还是地方探索,大家都在积极行动,到目前为止,20多个省市已先后启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这也是30多年来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的首次大改。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浙江及时出台了这个《通知》。
《通知》中最重要的变化有哪些?已经有媒体帮着划出了重点。《通知》要求推进卫生、自然科学研究、工程、高校、中小学、宣传、文化、农业技术等8个重点领域的职称评审改革。为什么是这8个领域?因为它们主要涵盖了科研、教育、文化、新闻、医疗、工程等需要掌握较高技能的领域,覆盖的是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工程师、教师、记者、编辑、文艺工作者等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知人群。此次改革事关浙江5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如果能够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对于我省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增强、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选择这8个领域作为突破口,可以说是找对了方向。
在原有职称评价标准中,强调学历、资历、论文,存在“一刀切”问题,不少行业还有“一聘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的现象,以及评价和使用“两张皮”等。这次的职称评审改革中正是拿这些痛点开了刀。比如在卫生领域,浙江将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自主评聘改革试点范围,省市属三级医院(包括三甲、三乙)、县(市)医共体试点医院将实行自主评聘改革。在以往医务工作者的职称评定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评聘脱节现象,即用人主体恰恰没有评职称的权限,大部分的职称评定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评聘分离”导致的负面效应愈发凸显。而本应专注于临床的医生们却一心专注于发论文、考外语和计算机,疲于应对。自主评聘改革后,将鼓励医生回到临床中去,评职称以医术和实绩论英雄。
《通知》的出台意味着我省职称改革的大幕刚刚拉开,如何把这出改革大戏唱响唱好,让人才真正有其位、尽其用,还需要实施好、落实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品德放在职称评价的首位,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改革将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探索在部分领域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解决“只评材料不评人”的弊端,进一步扩大面试答辩的范围和领域,鼓励采用考试考核、考评结合、个人述职、实践操作、业绩展示、量化赋分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长期在艰苦地区和远郊基层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强化用人单位考核,提高评价效率,加强评审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评审质量评估、巡查、举报核查和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制度,建立复查、投诉机制。同时,要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进一步关注、畅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的职称申报问题。积极探索新兴职业职称试点,如网络文学、社会工作、医学工程、景观造型设计等职称评价。
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持续推进我省职称改革,建立完善精准化、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才能让人才更有获得感、更有成就,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这也是我们接下来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
标签: 职称;评聘;专业技术人才;自然科学;经济社会;评价体系;职称评审改革;浙江省;改革试点范围;违纪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