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热评丨突然偶像:王菊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特约评论员 黄帅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01日 07:37:42

更多

《创造101》参赛选手王菊火了!娱乐圈话题能成为社会公共议题,显然是因为它超越了圈子的界限,触及了大众关心的热点。

20180524035418214.jpg

  《创造101》参赛选手王菊火了!娱乐圈话题能成为社会公共议题,显然是因为它超越了圈子的界限,触及了大众关心的热点。按照过去的观点看,王菊的外形和气质的确不太符合娱乐节目里的“明星”“红人”标准,但在当下,王菊是个不折不扣的新生偶像,她的粉丝在网上自称为“陶渊明”,每当与王菊有关的新消息发布时,他们都在网上一片惊呼。

  有趣的是,不论是王菊的真粉丝还是“黑粉”,都喜欢拿她那些颇为个性的动作乃至表情“说事儿”,以至于出现了“地狱空荡荡,菊姐在土创”这样带有恶搞风格的热门段子。

  即使从娱乐圈“造星”的逻辑来看,王菊也的确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耐人寻味的是,最初关注王菊的一批网友里,的确有不少人在批评她,比如那些夸张的造型、非主流的审美路线等等,都是王菊被“黑”的点。

  但是,情势很快发生变化,一方面,网上出现了大量追捧和鼓励王菊的粉丝,还有一些“黑粉”在调侃和批评之后,竟然逐渐也变成了王菊的粉丝。这其实符合娱乐文化和网络消费文化的逻辑——很多人接受了王菊,未必是真的认为这种偶像可以取代传统的精致甜美路线的女明星风格,而是在消费王菊所提供的审美范式,甚至在其中找自己的存在感和认同感。更重要的可能在于,王菊表现出了普通人追求上进、永不气馁的积极乐观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其实,什么是美,如何造就美,本来就没有唯一的答案。从日常生活观感来说,正如古人所讲的“环肥燕瘦”的道理,美的标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也会有很大差异。王菊所展现的一种美的风格,的确与不少人的常规观念不同,但如果以更加多元化和纵深的视角来看待,其实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王菊的外形、打扮和气质虽然与传统女性的温柔细腻美不相符,但她的风格在国际尤其是欧美娱乐圈里并不算什么异类。尤其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流行的就是美的”已经成为时尚和娱乐圈的风气,甚至有人为了走红,刻意穿着奇装异服、做出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这些都是为了赢得受众的关注,而受众往往具有盲从和围观心理,对审美对象的态度往往也随着他人的评价改变而改变。

  王菊并不是第一个突破常规偶像形象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就像李宇春登上“超女”舞台后,也是突破了过去人们对女明星和偶像美的风格的认识,很多人开始认同李宇春的风格,她也引领了时尚风潮。偶像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制造新的美感范式,恰恰说明明星自身的魅力。当然,王菊的火是否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我们可以从中理解美的多元性,并以更包容的姿态看待各种新鲜事物,而这种思维并不该只是一些年轻人所拥有的。


标签: 娱乐圈;粉丝;明星;偶像;风格;气质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6/W02018060126122277448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