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是高考作文难了,而是你的思考越来越少了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张萍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8年06月07日 20:03:11
当我们吐槽高考题目奇葩、难度太高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自己多久不曾进行过深读、思考,关心过历史和时代这些宏大命题了。
每年高考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全国舆论场都会进入对作文题的关注和讨论中,今年也不例外。
中午,江苏的老友发来感叹:“‘浙江大地思想,浙江精神与浙江文化’,要想写好浙江今年的作文题,得多看《浙江日报》啊。”我回敬道:“‘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要想答好今天的江苏作文题,必须得读过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啊。”
两句调侃,指向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两个不同维度:现实主题和哲学思考。这也只是五花八门的高考作文命题中的两个维度。每年,从全国卷到自主命题的地方卷,作文题都会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出题思路,指向丰富多元的言说维度。这种区分度,体现了考生写作能力考察的多元角度。拒绝八股,不给押题,削弱应试的色彩,着重考察考生的日常思考深度、阅读量积累情况和写作训练水平。
纵观今年的作文题,有充满人性关怀的“被需要的心态”;有故事之中见哲理的“弹痕的分布与科学”;有聚焦时代变革的“改革开放三部曲”;有考察文学修养的“《红楼梦》等作品分析”;有紧跟时政热点的的“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有历史纵深感强烈的“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很多题目可以说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要想驾驭这些题目,既难也易,无非是对经典作品进行过深入阅读,对日常生活现象有习惯性思考,对社会热点话题略作了解,对时代和国家的发展有过发自内心的关切。
也许不是高考作文难了,而是你的思考越来越少了。当我们吐槽高考题目奇葩、难度太高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自己多久不曾进行过深读、思考,关心过历史和时代这些宏大命题了。“现在的作文题和国家的发展结合很密切,出卷人也是希望能让学生除了自身之外,多关注社会和国家,能够建立起社会责任感。”高中语文老师面对采访时的这类总结,倒是显得有备而来。“文有一定之法,有无定之法。有定者,所以为严整也;无定者,所以为纵横变化也。”只要做到基本准备,上述的题面无一不可破,至于写出昂扬的集体话语,还是写出个体的锋芒巧思,这其中的差别空间就是考生才华施展之所,也是分数差的来源了。
教育对写作的要求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当代大学生写作能力不足曾被广泛讨论,此前不久,清华大学为回应教育部对该校“学生思辨与交流表达能力需要提升”的评语,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所有本科新生都要开始上一门叫《写作与沟通》的必修课。而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评审专家、南京师大教授陈吉德,曾经在网上对一篇词不达意、随便堆砌的博士论文“开炮”,这篇博士论文的标题长达五六十字,比相声中表演的绕口令还要佶屈聱牙,充分暴露了高学历人才“有知识没文化”的糟糕修养。
写作、沟通、表达能力被称为领导者的必备素质,社会对高考作文题的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写作是全民手艺,人人要用到,人人要过关。无论从事文、理、工哪一科,要想实现更好地发展,良好的写作、沟通和表达技能都是基本修为。教育要培养的是华罗庚、苏步青这样精通诗词格律的数学家,还是连论文标题都写不利索的电影学博士,高考作文是一个风向标。乘着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讨论热,在为考生们操心之余,大家不妨都来测试自身写作的水平,检视自身思考的能力。
标签: 博士论文;考生;写作能力;语言;绕口令;风向标;语文;社会责任感;弹痕;多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