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潮赛】论文抄袭不能仅靠举报发现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白毅鹏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11日 14:17:14

更多

《新闻界》的态度可谓袒露真诚。以后要做的就是杜绝诸如熊某的产生,而前提便是不给其生存的学术土壤,挤压其学术造假的空间。

  日前,学术期刊《新闻界》在其微信公号上称,对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熊某某在其期刊发表的两篇论文予以撤销,并作出“今后不再接受熊某某的投稿”决定。 

  消息提到该博士生论文抄袭系“举报”,而处罚结果也是在“编辑部经过调查和比对”作出的,其中于6日发布的“新闻界”中,还将实名举报人,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教师粟花关于抄袭一事的申诉记录公布出来,结合上文提到的惩罚措施、力度,《新闻界》的态度可谓袒露真诚,对论文抄袭、造假的处理确实做到了零容忍。 

  《新闻界》是CSSCI(2017—2018)收录来源期刊,位于最新最近公布的南大核心期刊,即学术圈中通常所说的 C刊之列。我国新闻传播类研究起步晚,这一点无论是从专业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数量,还是能够代表学术研究团体规模的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置,都能看得出来,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速度快,跨学科研究多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作为连续很多年的南大核心刊物,《新闻界》可谓是新闻传播学界重要的理论阵地之一,地位不可小觑。 

  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新闻传播类核心刊物,《新闻界》中出现论文抄袭,仅从责任上看,自然是投稿人学术行为不端所致。但反过来,期刊方面既然能在举报人点名后,并经过自己的核查、比对,得出论文抄袭的结论,那就说明客观上《新闻界》具备事前审查、筛选、把关的能力,而事后经过举报才发现抄袭之事,那到底是投稿人手法“高明”呢,还是核心期刊方在论文录稿选用方面存在漏洞,或者说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可以肯定的是,《新闻界》必然有其论文选拔、录用流程及标准,过机器查重这一环节自然不会放松,不难推论的是,此次论文事件的主人公极有可能是“观点剽窃”,从而才有可能过机器这一关。但通过机器查重,既不能说明论文没有抄袭,更无法说明论文原创度高,这一点也是机器查重被某些高校过度看重而为人所诟病的地方。

  也就是说,论文抄袭的漏洞极有可能存在于评审(匿名)环节。新闻传播学科发展速度快的一个原因,和其学科兼容性强有关,以至于学科内部将其称为“十字路口”。交叉地带的特点是诸多学科来来往往,这意味着真正专于新闻传播学科的专家,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存在的,而作为核心期刊的评审人物,自然是学界大咖,学术牛人。但这并全然代表其就能穷尽学科全部前沿知识领域,只能说这些专家具备一个很高的学术修养,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极有话语权和学术实力而已。这个时候,如果抄袭的人具有跨学科背景,而且选题靠近前沿,领域小众,又精通观点剽窃,那在一个每年有大量学术作品发表的期刊评审过程中,其是有可能成为漏网之鱼的。

  这或许是漏洞存在的一个表现。而一个抄袭的论文,在一年多后才被发现,而且是在被举报后才发现,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新闻界》编委会已经在做深刻的反思。而该毕业博士论文在经第一次举报后,其实出现了该作者论文抄袭的塌方,以至于其在本刊物上两篇论文都经发现被撤销,本来可以瞒天过海,凭借该论文继续其学术生涯的人,可能连“青椒”也做不成了,如果后续校方跟进,其博士学位,以及其学术前途可能将就此止步。

  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核心期刊都可能出现这样的纰漏,放过这些论文造假之人,尽管其在事后审查环节已经被严肃处理,但如果没有举报,熊某的造假论文可能还将被继续引用,打开中国知网,其抄袭论文已经被数百次下载,甚至还有个别引用量,这是何其的荒诞!这还仅是论文抄袭,如果从论文质量,比如原创水平等方面进行考察,我们的论文又有多少能够拿上台面。

  论文背后折射出论文写作本身的功利化考量,还有论文质量把关上的问题、不足。这看似事小,但一草一木总关情,其背后中国的学术氛围、学术标准、学术质量等诸多方面都值得人去反思、去改进。学术刊物作为学术交流研究,学术共同体探索争鸣,扩大学术影响力、生命力的重要阵地,只有谨正约束,方能正人言行,方可为学术研究贡献力量。以后要做的就是杜绝诸如熊某的产生,而前提便是不给其生存的学术土壤,挤压其学术造假的空间。

  (作者为西北政法大学学生)

标签: 新闻界;核心期刊;学科;核心刊物;论文质量;学术期刊;博士研究生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6/W02018061143768806085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