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职称改革:让干得好的人评得上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逯海涛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8年06月22日 07:26:47
要让人才评价回归本源,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的积极性。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和省教育厅日前下发《关于全面下放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于发文之日起执行。对在浙江高校里工作的各类辅助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在高校,除了教师岗位外,还有专业研究人员、实验员、图书管理员、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工程人员、校医等许多辅助岗位。这次的《通知》下放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权把这些岗位全都囊括在内,正是体现了“全面”二字。
其实自从高校职称改革启动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动作频频,可以说是一波接着一波。比如国家层面有《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先后印发,四份文件,剑指同一核心——将职称评审权下放至高校。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也在上个月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度职称改革工作的通知》,而这次的《通知》,可以视作我省高校职称改革措施的延续和深化。这份通知,用意还是在充分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加强高校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统一性。
让用人者来评人才,这是一条贯穿职称改革的主线,当然应该在一系列的举措中得到体现。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简政放权,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方面有了相当程度的自主权,行政权力的干预程度逐渐缩小,而学术和专业权力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应该以职称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把职称评审权全面下放至高校并不断加强监管,有利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规范高校职称评审工作,有利于激发不同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我省高校职称评聘的全面下放可以看做一个示范,其他行业、领域的职称改革也期待能够持续、深入发力。
接下来,改革的目标还应锁定在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深耕专业,不必为了职称评审在填表、写材料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要让人才评价回归本源,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的积极性。说白了,就是鼓励教师上讲台,医生到临床,工程师到实验室、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火热的基层一线建功立业,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
此外,还应进一步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对在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可对照国家和省职称政策及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按规定程序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不受户籍、档案、年龄、单位性质和身份的限制。对符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特点的,今后要增加评审专业。比如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我省的发展,将会集聚大量人才和企业,职称专业设置必须紧跟时代需求,提供人才评价服务。
标签: 高校;评聘;职称改革;职称;浙江省人力社保厅;辅助岗位;高校专业;技术职务;省教育厅;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