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锐评丨少几分戾气 多一些教育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王玉宝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28日 07:53:59

更多

这两天,宁波一位家长“护犊”掌掴对方孩子的网帖在网上发酵。宁波警方迅速出击,于27日下午发布通告,宣布对打人的家长施以十日的行政拘留。

fUEA-hencxtv2988039.jpg

  这两天,宁波一位家长“护犊”掌掴对方孩子的网帖在网上发酵。宁波警方迅速出击,于27日下午发布通告,宣布对打人的家长施以十日的行政拘留。但愿警方这一处置,能抚平那位被打的4岁女孩的心灵创伤,也相信这一惩戒能给一些暴力冲动型家长上一堂法治课。

  两位孩子抢玩具,其中一位孩子的家长见另一位孩子的家长不在场,连续击打那位小女孩,动作包括掌掴、拍打、掐等等。虽然被打孩子目前从身体上看,似乎没显现特别重大的伤害,但是独自面对一位陌生成年人的暴怒出手,其内心的惊恐还是可以想象的。后来,被打孩子的母亲也告知媒体,孩子晚上总是睡不好。从这个角度看,施暴者被处以十日的行政拘留,是咎由自取,也彰显了法治在保护幼儿面前的强大力量,值得肯定。

  这个新闻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引发众多关注?首先当然是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公众更加关注孩子的权益,“孩子无小事”。另一个方面,家长之间的冲突、孩子之间的冲突乃至校园欺凌并不少见,但像这位成年家长这样对别人家幼童施暴的案例,还确实不多见。

  这种所谓的“强者”对“弱者”的暴力,究其根本,是人性恶的流露,同时也反映了该家长自身克制力的极度低下。面对一个弱小的孩子都不愿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是加之以暴力,可见平常就没养成讲道理的习惯。

  这种戾气不仅于她自己是一种毒素,于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伤害。她看上去像在保护自己的孩子,却亲自把暴力的种子当面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这实际上不是保护而是加害。因为成人的戾气,特别是一个成人面对弱小者时候的暴力,是赤裸裸的暴力。这“现场直播”的示范,恰是对暴力和非理性解决问题方式的传承。但愿两个孩子并没有从这位家长的暴力行为中沾染她处理问题的粗鄙习气。

  成人的世界,面对冲突,应该遵循文明的处理守则。相反,孩子不解文明的规范,倒是经常本能式诉诸暴力。在这件事情中,成人反倒反串孩子的角色。特别是,近期媒体曝光了好几起家长替自己家孩子出手,对另一方孩子施暴的例子。这是一个警讯。它暗示的不仅是戾气在一些成人身上的蔓延、一些成人克制力的弱化,更显示一些年轻的家长在直接介入孩童争执时,模糊了自己的成人身份和孩子之间的界限,映射出其心中尚未“长大”的角落。这是可悲的。对于十天的拘留,这位施暴家长自己或许觉得不轻,但却是十分值得她好好补上的一堂迟到的法治课。这堂课也值得其他面对孩童冲突时容易陷入冲动的家长们一起“旁听”。


标签: 孩子;家长;暴力;行政拘留;法治;施暴;女孩;心灵创伤;宁波;警方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6/W0201806282589946275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