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所谓“消费降级”,不过是“靡菲斯特的耳语”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张萍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9月09日 18:41:21
消费降级的魔咒就像“靡菲斯特的耳语”,附和它是容易的,难的是用自己的心和眼分辨真相,保持对未来的信心,走好脚下的路。
周末在家煲剧,被剧中情节感染起身煮了一锅泡面,呼噜噜地吞食之时,突然发现自己无意之间完成了一次“消费降级”。
消费降级这个词正变得前所未有地时髦:出行从打滴滴到改坐公交是降级,手机不买苹果改用华为是降级,衣服从穿设计师品牌到改穿优衣库是降级......康师傅、涪陵榨菜、二锅头的业绩增长,更是整体消费降级的实锤无疑了。乐意承认自己生活不如从前了,更乐意总结全社会都在走下坡路,似乎是年轻人新一种的“丧”。
听说过“口红效应”与“短裙效应”的人知道,消费行为与经济走势之间关系存在相关性,经济上扬,女人的裙摆越短;经济下行,口红的销量反而增长。这两种效应在上世纪的美国社会经过数轮经济起落的验证,而泡面销量与消费降级之间的关系不是,两者看上去有因果关系,实则经不起推敲。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到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0752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略低于去年同期,但总体上涨的趋势非常明显。零售界人士也表示,泡面业绩增长得益于口味的丰富以及定价的提升。其实哪怕观察身边人也能发现,年轻人消费泡面的场景与穷没有必然关系,多吃一顿泡面并不意味放弃对高价商品的消费。
一片林子里,当一只蝉先鸣叫的时候,其他蝉总是容易跟着叫起来。负面情绪的传播速度总是快得惊人,很多人还未考证消费降级的真实性,就已经在为“凛冬将至”采取防御措施了,甚至试图以恐慌情绪去证明事实。其实不管是从宏观数据还是从个人观察来看,过去几十年中国人的消费品质提升都是肉眼可见的:如今不少学生党也用着几千块钱的手机,上班族工作几年买房买车就提上了日程,中年人憧憬并计划着实现财务自由,老年人成群结队地走出国门......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变化,见证了人们在短时间内一次又一次的消费升级。如果把一段时间内消费升级速度降缓或者对理性消费的回归,都当作消费降级的证据,显然不客观。
消费降级过去不曾发生,未来一定不会发生?应该直面发展的阵痛,随着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显现,历史性欠账浮出水面,外部冲击不断,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不断分化,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情况,但我们对基本面应有共识、有信心。事实也是这样的——“丧”文化横行并没有阻止大家在现实中继续“拼”。一个崇拜勤奋的民族,不会轻易放弃对财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在贩卖焦虑生意横行的舆论环境中,依然要时时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句金玉良言,去拨云见日。
信心源自对勤奋的信仰,也源自主政者对民意的重视。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以激活市场活力,引导社会预期向好”,就是政策阳光最近一次驱散焦虑情绪的阴霾。
《浮士德》中“永远否定一切”的魔鬼靡菲斯特,总是想尽办法扰乱浮士德的心智,让他认输。消费降级的魔咒就像“靡菲斯特的耳语”,附和它是容易的,难的是用自己的心和眼分辨真相,保持对未来的信心,走好脚下的路。
标签: 降级;消费;消费降级;靡菲斯特;浮士德;手机;吞食;信心;感染;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