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热评丨“学渣妈妈”来信:“渣”的可能不是娃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栗中西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11月29日 20:12:52

更多

想设计孩子而不得的委屈,实在不应该赢得一片叫好。在教育这门课上,家长也要常常学习反思,切切不能“渣”而不自知。

  最近朋友圈流传的一则“学渣妈妈”来信,赚了不少感动。自称儿子是“学渣”的妈妈在信中倾诉自己和老公如何优秀、孩子如何优生优育、如何为提高孩子成绩尽心尽力,但是孩子如何不争气,自己又如何接纳孩子的平凡,云云。

00010.jpg

  来信据说令很多家长心有戚戚,以至于不少人在留言中表示读完模糊了双眼,可恕我直言,怎么看怎么觉得信中的母亲矫揉造作到不能接受。把教育孩子当实验室产品,精确到微米级别来设计他的人生,不能如意之后又期期艾艾作怨妇状,只能让人看到母爱的廉价和自私。教育的宗旨不应是追求这样自我感动,希望母亲们不要局限于这种狭促的控制欲,与孩子共同成就更宽广的人生。

  孩子不是产品,不应被置于可设计改造的语境中。这几日,人类第一对基因编辑婴儿被宣布降生,失控科学家不顾后果的改造行为,近乎疯狂,基因层面的改造当然是设计后代的一种极端案例。但是这种“设计欲”其实早就普遍存在于父母潜意识中了,不得不提防。比如来信母亲不断强调自己和丈夫优越的学霸基因,强调孕期各种超越优生优育必要性的谨慎小心,强调为孩子设计的各种补课和“加餐”,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孩子没有如愿成为学霸。背后的潜台词,是孩子的身心都可以通过父母的设计来规划。一旦有这种潜意识,父母就会致力于让孩子当好一个提线木偶,而非发展孩子独特的自我人格。

  孩子要走的是自己的人生,没有必要来满足家长的欲望,实现家长未竟的理想,这种不能承受之重对孩子来说非常不公平。当这位母亲给自己孩子的定位从“学渣”到“学霸”转变时,伤害就已经形成了。从母亲的“醒悟”里能看出,她的孩子从未对学习真正感兴趣过,反而对厨艺、体育有天赋,让孩子当个学霸,与其说是为了孩子好,毋宁说是满足母亲自己的虚荣心。老母亲一出求之不得后“罢了罢了”的戏,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心理暗示,母亲是否考虑过?不久前的一则教育实验中,实验者将一个班中孩子的潜力评估结果弄错了,结果原本成绩差的学生因为接受了正面的暗示,反而越来越出色。说明孩子的敏感超出成人的想象,给孩子贴的每一个标签都影响孩子的一生,不知道这一点985毕业高材生母亲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强调牺牲奉献只会增重教育的包袱,除了自己感动,对孩子不会有实质性帮助。这位母亲列举了自己孩子补课作的种种努力,什么生啃“鸡兔同笼”奥数题、梦回考场惊坐起之类。想也知道,这些压力必然会影响和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孩子为了满足母亲的虚荣心,哪怕不擅长学习也勉强自己靠硬撑成了学霸,她为孩子的这些付出,就悉数成了优秀母亲经验分享会上用来炫耀的证据。这位母亲也大可不必为自己后来的“想通”而自我感动,之前的那些奉献付出没有价值,只是从“牛不喝水强按头”走上了顺水推舟的正轨上来而已。

  这样的鸡汤来信,宁信其假,不愿为真。对其他家长来说更是一种不好的示范,除了渲染焦虑,自我感动,看不出别的价值。孩子才刚刚四年级,母亲的这种“想通”能维持多久尚未可知。想设计孩子而不得的委屈,实在不应该赢得一片叫好。在教育这门课上,家长也要常常学习反思,切切不能“渣”而不自知。

标签: 孩子;母亲;感动;来信;优生优育;学霸;设计;老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11/W0201811296802372543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