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辣评丨“巨婴”背后是失败的家庭教育

来源:爱上评论公众号
作者:汉卿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12月19日 07:54:05

更多

刘女士对儿子需求无限满足的这种纵容,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被动型给予,恰恰将儿子导向一条非正常的成长之路。

timg (9).jpeg

  这两天,一篇名为《22岁男孩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回国后成“巨婴”!吃饭还要奶奶喂……》的新闻在舆论场广泛传播。说的是哈尔滨22岁小伙晨宇,从小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甚至,吃饭还要奶奶喂。

  读了整篇新闻的描述,晨宇活脱脱一个缺乏自立、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巨婴形象。加上“留学两年败光200万”的关键词触发,更是为他增添了一个败家富二代形象,人们纷纷对他投以鄙夷甚至嘲讽的目光。

  坦白讲,22岁的小伙,货真价实的成年人,还出国喝过洋墨水,现在却混成生活几近不能自理的“死宅族”,真的是挺“杯具”。人生漫长,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可以肯定,晨宇以后的生活将更加糟糕。显然,父母有钱也无法补缺这种性格的缺陷。

  向记者讲述晨宇故事的,是他的母亲刘女士。在讲述自己儿子的成长经历时,刘女士甚至无奈哭泣。但如果仔细看报道便可得知,这名母亲的泪水,真的只是为自己育儿失败而付出的代价。

  按照刘女士自己的说法,儿子在少年时候,她就发现其性格孤僻,但“并未引起警醒”;儿子在国外留学之路不顺,刘女士事后才发现“儿子并不适合留学”;他对钱没有概念,只要其一给刘女士发微信要求,刘女士就会给他打钱,“无条件满足”。

  刘女士这些倾诉,其实无意中都将导致儿子今时今日状况的原因,指向了自己。因为她对儿子的教育,貌似只有一途,那就是无限满足其需求。这种纵容,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被动型给予,这恰恰将儿子导向一条非正常的成长之路;他没有对儿子进行正确评估就将其送往国外,也完全是不负责任的决策。

  先有糊涂家长,才有巨婴子女。这些家长往往以为花高昂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最好的教育,结出最丰硕的果实,但恰恰忘了,教育不是钱堆积出来的,需要陪伴,需要忍耐,也需要以身作则的价值观引导。

  所以,在评价这个“留学两年败光200万”的年轻人时,不能忽略了这背后有一个失败的家庭、一对失败的父母。

  教育儿女如同栽培庄稼,不是春天播种就可以秋天收获,而是需要亲自浇水除草。多花点钱买些肥料自然效果更好,但若以为就此可以一劳永逸,那庄稼也是养不大的。

标签: 留学;性格;奶奶;出国留学;吃饭;回国;弃学;预科;女士;大专院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