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政府多放手 市场出好手
人民日报 赵永平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1月22日 07:21:18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不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少一些干预,多一些服务,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
“粮食当草卖”,中部某地推进粮改饲遇到烦心事:政府请来专家评审,选出3个青贮玉米主推品种,打算规模推广,然而农民却不买账。一位大户抱怨:“专家推的品种产量是高,可长籽粒少,我一个个牛场挨着问,牛不爱吃,你说种了卖给谁?”
其背后反映的仍是这个老话题:政府之手干预过多,变成闲不住的手。
农业结构怎么调,种什么、种多少,大家都明白“不看市长看市场”,但现实中,“市长”说了算的现象还是不少。因为“市长”手里有资源,钱往哪花,扶啥产业,行政手段强势,惯性难改。于是,有的地方贪“大”,动辄规划万亩农场、数万亩基地;有的地方求“高”,一个劲上智能大棚、高端农业。不少靠钱堆出来的项目华而不实,往往一时风光,遇到市场波动,各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产业受损、农民受伤。如此做法,应该当头棒喝。
今天,农业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成本上升、价格下压,资源束缚趋紧,新老难题交织。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且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顺应新形势,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好调顺调优结构。
结构调整怎么调?政府放手、市场出手。过去我们倚重政策导向,哪个品种出问题,哪个环节矛盾多了,就临时性出台措施解决,“蒜你狠”“姜你军”“猪周期”,调控滞后,干预市场,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跳不出“多了少了”的循环。如今,必须围绕市场调,需要什么种什么。与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比,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优质的、有品牌的还不多。因此,要加快“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依靠市场手段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发展品牌农业、绿色农业,扩大有效供给。
结构调整谁来调?要靠新型经营主体调。近几年,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全国175万家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户超1亿户,龙头企业达到12万家。他们成为农产品供给的主体,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体。这些新型主体长期在市场摸爬滚打,对市场触觉更灵敏、决策更有效。
放手不等于不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政府不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重点是加强服务,加大扶持,在手段上由事后调控向顶层设计、事前预案迈进,尽量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形成支持有力、保障有效的政策体系,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调整政策、出台措施,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特别是农民承受力,不搞强迫命令瞎指挥,不损害农民权益。
应该看到,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调到位、一劳永逸。农业是典型的慢热型产业,培育一个成熟产业,要三五年、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靠政府拔苗助长不行,必须尊重农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有长远眼光,耐得住寂寞。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少一些干预,多一些服务,让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说了算,让“无形之手”充分施展。
标签: 供给;结构性;结构调整;农民合作社;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