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涵养汽车文明 为平安有序加分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 涨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6月12日 20:16:56
中国“跑步进入”汽车社会,说明社会的长足进步,公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仓廪实而知礼节,汽车文明的形成也许还需要一个过程,但也该用“跑步”的速度追赶上去,尽快构建起一个人车和谐的社会。
原标题:涵养汽车文明 为平安有序加分
近日,保监会决定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驾驶习惯良好的“好车主”将享受更低的商业车险折扣率。在一些地区,连续三年不出险的车主保费可能下浮20%左右。
这一新闻对广大守法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在新政下,车险费率的“奖优罚劣”作用可以得到更好发挥,让好司机直接得到好处,从整体看对提升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大有裨益。
中国已“跑步进入”了汽车社会。从数据上看,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亿辆,汽车驾驶人3.2亿人,全国有49个城市超过百万辆。从公众感受和社会舆论中,关于车的话题已不再是少数人的关注点,交通拥堵、停车难、行车安全等话题已成为人人关心的社会性话题。但在汽车每年超千万辆的快速增长下,与我国汽车社会所匹配的“汽车文明”,却迟迟没有树立起来。汽车文明,就是指当汽车已在一个社会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时,社会关于这一事物形成的综合价值体系,其中文明行车更是必须成为车主一种无需提醒的习惯和自觉。
不得不承认,当下我国的道路上还有太多不文明行为。不久前,只因为对方超了自己车,成都一名车主在高速公路上疯狂别车6次,视频看得人心有余悸;某地区高速上发生连环撞车,一大诱因是大部分车辆在大雾天行车竟都不开雾灯,事后救护车进入现场时又被半道堵在应急车道上……恐怕,每个车主都能罗列出一大堆自己亲眼见证的不文明行车现象:斗气车、路怒症、变道不打灯、随意插队加塞、不礼让斑马线等。开车不文明不仅是个素质问题,还是个法律问题和安全问题。相关部门统计发现,在全国的致死交通事故中,90%以上是因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导致。
要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尽快形成跟我国汽车社会相匹配的汽车文明,一方面需要加强他律。在一个不文明驾驶的车主手上,一辆车就是一个社会公共安全的定时炸弹,决不能听之任之。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给不文明行为留下任何监管死角,正是题中之义。近年来,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对提升行车文明和道路安全,密集推出了很多创新之举。比如2011年起实施酒驾入刑,便对酒驾之风踩下重重的刹车,六年来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也真正从“反复提倡”落地为社会共识,值得点赞。此外,严查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要扣分、鼓励车主对违法行为“随手拍”等等,均对不文明行为形成了强大压力。把这股压力保持下去,是汽车文明形成的基础前提。
另一方面,汽车文明之所以是“文明”,就因为它最终要成为一种意识和行动上的自觉,自律是其核心本质。在这方面,亟需提升广大车主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莫以“恶小而为之”。常见到很多车主对不文明行为有诸多借口,“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别人也都插队啦”“当时我正赶时间”等等。然而,车主“方便”了自己,就可能对他人的安全造成危害。尤其是要形成“文明行车光荣”的共识,千万不要觉得开快车“很牛”,更别用插队加塞来证明自己是个“老司机”。真正的“中国好司机”不会因为占了便宜、钻了空子而沾沾自喜,而是懂得安全与责任的分量,懂得事故往往在侥幸中发生。
目前,广州的汽车保有量也已超过200万辆,提倡汽车文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广州本身是一个文明之城,广州车主的素质也相对较高。但是,汽车文明关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把车主文明意识、停车位配套、道路设计等软硬件提升到“文明”的高度上去看待,才能使得在广州开车的体验更加舒心,广州整体的交通秩序更加平安有序。
中国“跑步进入”汽车社会,说明社会的长足进步,公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仓廪实而知礼节,汽车文明的形成也许还需要一个过程,但也该用“跑步”的速度追赶上去,尽快构建起一个人车和谐的社会。
标签: 车主;汽车文明;文明;汽车社会;开车;广州;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