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偷偷”地资助 暖暖的善意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夏凡    责任编辑 张萍
2017年07月14日 15:06:37

更多

其实也不只是贫困生资助这一件事情,在大数据时代,很多工作不妨借鉴这样的思路,让技术发力,让数据跑腿,既彰显制度善意,也让关怀更温暖。

资助.jpg

  最近,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项“生活援助计划”又火了。如果学生在食堂每月的消费低于200元,学校就会自动给你打生活费。这一人性化的举措被称为“隐形资助”,由中科大于2004年首创,目前已累计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

  针对贫困生的资助,可以说是不少高校的头疼事——名额“僧多粥少”,怎么甄别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并不容易。这项工作既要体现温情、关爱,又关系学生的尊严、隐私,如何处理此间的矛盾不仅考验学校的管理智慧,也能映照一所学校的精神品格。

  此前,一些高校的资助方式饱受争议,有的搞“票选”,有的在全校公开信息,有的还尝试对贫困生的正当消费进行诸多约束……而“隐形资助”最大的魅力正在于隐形、低调,让工作人员与大数据分析在后台“费心”,让资助静悄悄地发生,贫困生不必抛头露面,不必接受同学的围观,既顾及了学生的尊严和隐私,又化解了学生的经济窘迫,让学生真正体面地接受资助。

  近年来,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到中科大“取经”,2013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推广这一计划。目前,越来越多学生享受了这样的福利,还有一些高校更进一步,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采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保护受助学生尊严。其实也不只是贫困生资助这一件事情,在大数据时代,很多工作不妨借鉴这样的思路,让技术发力,让数据跑腿,既彰显制度善意,也让关怀更温暖。

  (原标题《“偷偷”地资助 暖暖的善意》,原作者夏凡。编辑 张萍)

标签: 资助;贫困生的;高校;尊严;隐私;资助贫困生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