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热评丨对教师的评价请超越“蜡烛”和分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新玲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7年09月12日 10:03:31

更多

固然,风范俱佳、师德高尚,这些都能够影响学生,值得人们尊敬,但这绝不是教师价值的全部。

  原标题:对教师的评价请超越“蜡烛”和分数

timg.jpg

  近日,一位任教国际学校的老师获得了“全人教育奖”。国际学校教师只是获奖者的一个身份,他还是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的创办者和志愿者,连续十多年帮助上海的流动青少年完成学业、启发他们发现自己的所长,并追逐梦想。

  这位获奖者叫张轶超,评委会给他的评语是这样的:“他有哲学家的情怀,却行走于大城市的棚户区。不论面对流动儿童还是准备出国的学生,他都用最好的教育点燃孩子们的自由与梦想。他视负责任的自由为教育核心,鼓励学生唤醒内在的自我,以批判性思维审视人类社会,帮助每一个学生用勇气、宽容与热情,参与社会的改善,进而寻求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尊师重教是我们的好传统,对教师的奖励、奖项也逐年增多,既有对那些扎根偏远乡村几十年、奉献一生的乡村教师的奖励,也对那些特殊教育领域的引路者给予褒奖,更对培养出学科优秀人才的高等教育领域的导师给予最大的肯定。而“全人教育奖”则超越了无私、奉献这些传统的道德评判,发现并奖励中国基础教育界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致力于以健全的教育推动社会健全的教师。

  提名奖获得者常丽华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拘泥于学科,把语文放到历史、文化、生活、自然的宽广视野里,鼓励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然与社会;贲友林老师专注于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为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提供各种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融入他每天的设计、讲解和指导中;蒋军晶老师钟情于古德曼的“全语言教学”,面对语文教育出现的问题,用阅读推广去影响学生和他们的父母,进而影响更多的人。

  其实,在面临各种教育问题甚至是困境的时候,创新、改革是唯一的办法,可以看出,这些教师是先行者和实践者,尽己所能进行着创新和改变。目前,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分数至上,而不是成长至上。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大多还是根据分数排名,中高考上线率等指标,这些分数主导的指标容易量化,容易排出一二三,却加重了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束缚。

  此外,对教师评价,除了直观的学生成绩之外,往往还有另一种“道德评价”,比如,爱岗敬业、毫无怨言、春蚕丝尽、蜡炬成灰等。固然,风范俱佳、师德高尚,这些都能够影响学生,值得人们尊敬,但这绝不是教师价值的全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管是在城市国际学校拿一份高薪,还是坚守大山当一名山村教师,只要尽职尽责,被学生接受和喜爱,都是好老师。

  就像张逸超老师所说,相信未来的教育就是完全开放的,孩子们可以在任意的教育环境里自由地穿梭,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选择自己想学的东西。而张逸超则把在国际学校成功实践的课程,提供给上海的流动儿童们。有教无类,他希望给穷孩子、富孩子提供相同品质的教育。

标签: 国际学校;教师;老师;学生;教育;获奖者;志愿者;流动儿童;自由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9/W0201709122981944982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