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热评丨对“坑老”“骗老”就该从重处罚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谭敏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7年09月28日 20:03:40

更多

主管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把“坑老”“骗老”者罚得肉痛,甚至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大大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从源头上掐断“坑老”“骗老”的利益链。

timg (1).jpg

  日前,《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送省人大常委会“二审”。与前一稿相比,修订草案明确提出,对六类“坑老”“骗老”行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从重处罚。

  这六类行为分别是“未依法注册或者备案而生产、销售保健食品”“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发布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或者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保健食品广告”“销售假冒伪劣、标签不符合规定的保健食品”“利用网络、会议营销、电视购物、直销、电话营销等方式虚假宣传、欺诈销售食品、保健食品、健康用品等”“销售保健食品过程中的不正当价格行为、非法行医行为”“虚假宣传、违法经营老年休闲旅游等产品或者服务”。熟悉的读者不难发现,这六类行为大多与保健品有关,也正是近年来“坑老”“骗老”案件中最常见的伎俩。

  老年人大多热衷于养生保健,也让不少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老年人成了保健品骗局上的鱼肉。不少老人深陷骗局,买保健品被坑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很多子女都不解,平时舍不得掏钱吃穿的老人,为何会掏光老底去购买保健品?其实,骗子的手法万变不离其宗,而且满满都是套路,大多是针对老人容易轻信对方、脸皮薄、滥发善心等弱点,送小礼品,免费试用,免费旅游,不时上门看望打亲情牌,套路虽旧却百试不爽。

  近年来,因为极端案例的增多,虽然相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但却查而不绝,禁而不止。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保健品大多只是没效果,不会把人吃出问题来。就算因为包装、虚假广告等问题受到查处,也很快就能卷土重来。而老人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受骗后大多只能吃哑巴亏,很难保护自己。更何况,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有的老人明知保健品吃了没用,只是希望有人能多上门陪陪自己,“心甘情愿”受骗。

  要减少“坑老”“骗老”事件的发生,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多花时间陪伴老人,多提醒老人不要上当受骗,当然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可是,对于骗子来说,保健品的暴利会让他们铤而走险,骗术层出不穷,让老人们防不胜防。而从监管入手,主管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把“坑老”“骗老”者罚得肉痛,甚至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大大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从源头上掐断“坑老”“骗老”的利益链。同时,通过重罚,让全社会都更重视这个问题,就如同酒驾入刑让酒后不开车成为社会共识一样,让“坑老”“骗老”者成为过街老鼠,让尊老敬老蔚然成风。

标签: 保健品;老人;保健食品广告;主管部门;草案;处罚;受骗;老年人权益;人大常委会;保障条例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