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第二成绩单”改变“唯考分论”的价值认同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朝清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7年09月30日 07:34:51

更多

大多数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并不突出,生动地说明应试能力只是一种能力,擅长考试者难以在职场“赢者通吃”。

  原标题:“第二成绩单”改变“唯考分论”的价值认同

u=628940924,3349605145&fm=11&gp=0.jpg

  从今年起,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将不只拥有学业成绩单,还将迎来一份专用于记录创新创业、社会工作、学术科研、竞赛比赛、志愿公益等经历的第二成绩单。(9月27日《北京日报》)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一提到学生就会立刻联想到成绩,即使是大学生也不例外。“第二成绩单”也好,素质成绩单也罢,尽管名号不一样,其传递的价值认同却是一致的——扭转学业成绩的单一评价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综合素质,激励年轻人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能够进入同一所大学的学生,在应试能力上并没有鲜明的差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拥有同样身份标签的大学生,难以被区分、辨认出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大学生。有的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却表达能力欠佳;有的学生尽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却很有表演才能;有的学生尽管考试成绩位居中等,却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发表了诸多的文学作品。

  “第二成绩单”的初衷,在于让评价机制更加全面、更有“准头”。在评奖评优、保研的过程中,许多大学都会将学业成绩单与“第二成绩单”有机融合,改变了过去的单纯的、片面的“以考分论英雄”。一些大学生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实现了“逆袭”,说到底要归功于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评价机制。

  创新创业方兴未艾,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同样可以参与;志愿公益通过细节推动来实现“柔软改变中国”,大学生不能角色缺席;激发潜力、提升能力的学术科研和竞赛比赛,可以让大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不能只有学习和考试,需要多一些“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澳大利亚的大学为学生颁发两个证书,一个是学位证书,一个是能力证书。学生拿到两个证书去就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能力证书,因为能力证书是这个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一种过程性评价,学位证书更多的是一种结论性的评价。学位证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应试能力的体现,能力证书却是一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那种只要会考试、能够拿高分就能得到一切的“成功捷径”,正在发生改变。大多数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并不突出,生动地说明应试能力只是一种能力,擅长考试者难以在职场“赢者通吃”。在一个改革与创新的时代里,如果依然沉湎于单一的评价机制,如果依然停滞不前、自弹自唱,大学生难免会遭遇市场的“滑铁卢”。

  “北大清华都不如胆子大”,企业家王健林先生这句引发争议的话语,实际上也隐伏着“能力更重要”的价值认同。毕竟。再耀眼的考试分数,再炫目的身份标签,再自以为是的人才,早晚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标签: 成绩单;大学生;学生;证书;创新创业;学术科研;评价机制;学位证书;应试能力;考试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9/W0201709302714734157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