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锐评丨职称评审权下放高校,健全人才评定体系

来源:央视网
作者:王言虎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7年11月18日 06:41:08

更多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 。

timg (3).jpg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提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尚不具备独立评审能力的可以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针对高校职称评审中的不同主体,《暂行办法》提出了相应的违纪违法惩处措施,对因评审工作把关不严、程序不规范造成投诉较多、争议较大的高校要求进行整改。

  将职称评审权下放至高校,既是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表现,也是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掘进的重要一步。从根本上,这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以往,高校职称评审权掌握在教育行政部门手里,一名教师要想获得职称上的晋升,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审会。但这个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从法理上讲,“教授”、“副教授”之类的称呼,其实是一种学术身份,而教育行政部门代表行政力量,学术与行政本就不能混为一谈,行政力量主导学术荣誉评价,是一种越界。另一方面,高校是独立的法人机构,高校中有多少教授、副教授,其实只跟学校相关。

  所以,将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学校手里,本质上是对高校自主办学的回归。它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提升职称评审的效能与公平性,激活大学办学活力。

  其实与任何改革一样,教育的改革就是一个行政权力从宏观上划定航向、微观上不断撤出的过程。国家制定“规划”、“纲要”为改革厘清方向,而微观的东西交给改革主体本身,这符合改革的基本规律。

  高校有了职称评审自主权,增大的话语权能为自己选拔合适的人才,这对每个高校的意义不言而喻。但也要看到的是,有了话语权仅仅是第一步,高校如何进行评审才关系最终的改革效果。

  以往,高校职称评审重学术轻教学的弊端饱受诟病,唯学历、唯论文、唯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不仅让那些重教学、有德行的教师难以晋升职称,还助长了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更大的伤害在于,它无法人尽其才,那些在教学或某些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在以论文为重的职称评价体系面前有被埋没的风险。

  所以,在学校被赋予职称评审自主权后,该怎么改变以往的职称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此前,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抛弃“论文GDP”的盲目崇拜,兼顾学术与教学、强调师德的作用,这些职称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成为高校落实改革的标准。

标签: 职称;学术;评价体系;职称评审权;教学;高校职称;改革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11/W0201711175177808170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