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声音丨双11“先涨价后降价”, 别只有中消协发声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朱昌俊    责任编辑 张萍
2017年11月30日 20:14:16

更多

无论是先涨价后降价、以“划线价”形式虚构“原价”,还是预售价格频繁变化、定金随意变动和随意标注价格,其实都不仅仅是道德意义上的商业诚信的缺失,而是涉嫌违法,比如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

 原标题:双11“先涨价后降价”, 别只有中消协发声

 timg (3).jpg

  中国消费者协会11月29日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显示,在“双11”整个体验周期内,先涨价后降价、以“划线价”形式虚构“原价”、预售价格频繁变化、定金随意变动和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调查报告显示,16家电商平台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539款非预售商品中,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双11”价格或更低价格(不考虑联动活动情况)购买到促销商品的比例达到78.1%,与2016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11月29日中国之声)

  在今年“双11”活动开始之前,各大电商平台的“烧脑式”折扣规则,就遭遇了普遍的吐槽,被调侃为“没有‘奥数’功底已不敢应战”。可从中消协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来看,比折扣规则过于复杂让消费者感受不到“获得感”更严重的是,参与调查的很多产品其实在“双11”根本就没便宜。虽说此次被调查的只是539款非预售商品,但其之于整个“双11”的价格状况,恐怕还是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众所周知,“双11”购物节的最大卖点,即在于价格优惠。而当多数商品在平时也能够以“促销价”买到,“双11”的必要性显然就已经要打上一个疑问号了。而类似的情况已非第一次出现。相关信息显示,去年国家发改委受理涉及的“双11”的投诉案件中,促销优惠不实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62%,主要包括优惠条件限制多、优惠承诺不兑现、保价承诺不保价等。这与今年中消协的调查报告,已然是大同小异,都指向“优惠不实”的问题。

  挖空心思获得折扣,可到头来却并没有享受到实际优惠,这样的真相无疑让“剁手族”们深感受伤,也是对“双11”本身的伤害。而无论是先涨价后降价、以“划线价”形式虚构“原价”,还是预售价格频繁变化、定金随意变动和随意标注价格,其实都不仅仅是道德意义上的商业诚信的缺失,而是涉嫌违法,比如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就此来说,中消协给出的调查报告,还只是一个问题线索,对此不仅牵涉的电商平台应该作出回应,相关监管部门更该按图索骥,及时介入调查。

  事实上,在今年“双11”前,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首批500家失信电商黑名单”。然而,“双11”期间商家的失信状况,仍未得到有效的改观。对此,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理当有更深入的反思和更有效的行动。

  在调查报告中,中消协建议,有关部门完善网购价格监管制度,依法惩处价格误导行为;加强平台商品价格管理,电商平台及商家需落实诚实守信经营责任;消费者需培养良好价格意识,坚持精明理性消费。这样的建议似乎“卑之无甚高论”,然而要让“双11”真正走出“价格泥淖”,恐怕别无他途。

  现在,中消协指出了问题,也给出了建议,有关主体的行动,不该缺席。



标签: 调查;电商;消协;涨价;预售价格;降价;商品价格;定金;原价;国家发改委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11/W0201711306795651076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