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迎检花20万,扶贫考核如何杜绝形式主义?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西坡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12月07日 10:37:21
为了杜绝弄虚作假,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引进第三方。比如将工作成果汇集起来,在网上进行公示;鼓励媒体采访,不是临时组织,而是全天候;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让相关专家学者入户调查。
原标题:一次迎检花20万,扶贫考核如何杜绝形式主义?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反映,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扶贫领域的一些做法,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干扰了基层脱贫攻坚工作。比如内蒙古一旗县扶贫评比半年要评5次,一次迎检花20万。
扶贫搞检查评比,初衷是为了起激励作用,但一旦方法过于机械僵硬,就会产生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乱象。新闻中讲,因为调查问卷中有一项群众满意度测评,检查组当天抽完需要入户的村子后,干部们连夜给需要入户的贫困户发钱。这种变味的“精准”扶贫,是给扶贫事业抹黑。
还有一些地方为了向检查组交差,按照要求制作了表格,内容却失真。这就将扶贫变成了纸面扶贫,不仅让困难群众心生怨言,而且有可能滋生腐败。
扶贫固然不能没有考核,数目字管理本身无罪,问题只在考核方法。扶贫考核有点类似于企业KPI,虽然一个是挣钱一个是花钱,但把钱花对地方也不简单。疏于考核与考核过密、流于形式都不利于调动人员积极性,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这方面政府与大公司其实面临的是类似的难题。
近年来不断有科技公司宣布“去KPI”,但真正彻底放弃绩效考核的公司少之又少。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没有目标驱动,许多公司就会变得人浮于事。许多标榜“没有KPI”的公司其实只是对传统的绩效考核进行了革新,比如进行简化考核程序、弱化短期业绩、强化长期规划等。这些做法对扶贫考核是有启发的。
比如有扶贫干部反映,现行的测评体系多依托于检查大量的表格是否填写完整。这就很容易把扶贫这项最该务实的工作变得“务虚”。表格完全可以大幅精简,因为现在有大量的技术手段可以绕过表格直达现实。
地方上为了“迎检”,往往要做展板、拉横幅、准备各种材料和办公用品,还要好吃好住好招待,这些事情都会耗费宝贵的扶贫资金。考核本身的成本不能不考虑。其实与其大张旗鼓地明查,不如悄无声息地暗访。考核的重点也应该是产业引进、制度建设这些长效的事项,而不是短期发了多少钱。
为了杜绝弄虚作假,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引进第三方。比如将工作成果汇集起来,在网上进行公示;鼓励媒体采访,不是临时组织,而是全天候;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让相关专家学者入户调查。什么事情只要放在阳光下,就不容易出现幺蛾子。
总之,扶贫考核要杜绝形式主义,避免劳民伤财,办法总比问题多。
标签: 扶贫;检查组;考核;弄虚作假;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