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评丨制造强国需要更多“技工副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汤华臻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1月26日 13:48:41
今天,当发展时针指向了新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培养属于这一代的“大国工匠”,去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6年前被认为是“学渣”,而今天已是“副教授”——20岁出头的张志坤、张志斌兄弟上演了一场人生逆袭。这6年发生了什么?小哥俩进入一所职业技能学校,专心钻研一技之长,先后在世界技能大赛斩获金牌,由此获得了人社部授予的相当于副高的待遇职称。一段“高级技工养成记”,引来众人为兄弟俩点赞,也为人社部的举措点赞。
大国制造,需要大国工匠。技术强国,需要技能精英。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但凡工业强国,莫不是专业技师技工大国。面对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国正奋起直追,希望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步点,实现转型升级、弯道超车。此时此刻,我们前所未有地需要一支思维严谨、技术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制作模具、熔接光纤、操作机床、镶贴瓷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雕虫之技”,可能正是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要素。某种程度上说,相较于其他领域的“资深大师”,培养技艺精湛的一流技工对今天的中国可能显得更为紧迫。
“设备易得,技工难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级技工保有量仅占产业工人的5%,而素以制造业著称的德国,该比例已达到50%,日本也达到了40%。劳动力数量再多,素质提不上去,人口红利就无法转化成人才红利,就会“抱着水缸喊渴”。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虽“大”而不够“强”,很多时候不是落后在设备技术,而是差距在技能、工艺。即便引进了先进设备,产品质量也很难保证,即便攻克了前沿技术,也很难实现量产。结果在国内许多领域,都存在着花大价钱购买了国外设备和技术但产品依然被迫进口的尴尬。缺技工,更缺高级技工,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
技工供需严重失衡有目共睹,是什么让我们的技术工人“养成”如此之难?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社会整体认知氛围。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的头脑中,“重学历轻技能、重学术轻操作”的观念根深蒂固,一提起产业工人便想到满脸油污、体力劳动,一提起职业教育便认为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尽管中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职校生就业率常年在97%以上,有些学生甚至在入学前就被企业早早预定,但职校招生难、招优生难的“倒挂现象”始终难解。就连“技工副教授”张氏兄弟俩也直言,当时就读职校是迫于“成绩太差,出来打工年龄又太小,只好先学一门技术糊口”。
张氏兄弟俩的真实经历说明,“技工低人一等”的认知大谬不然。但要涵养尊重技能人才、推崇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人摘金夺银、人生逆袭的激励,需要更多体制机制的保障,需要更多明确有力的指挥棒。譬如完善职业认证,拓展上升空间,譬如投入“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地改善产业工人生存发展境况,长此以往,社会上“技工低人一等”的成见偏见才能逐步改变。只有让产业工人荷包有钱、脸上有光、心里有底,真切感受到了职业的尊荣感,才会有更多人愿意踏踏实实干一辈子、钻研一辈子。
“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中国自古就有这样的劝世警言。鲁班、李冰、马钧、韩公廉、宋应星……历史图册中也始终能够看到能工巧匠的身影。今天,当发展时针指向了新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培养属于这一代的“大国工匠”,去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标签: 技工;高级技工;产业工人;副教授;兄弟;工匠;大国;技能大赛;职业技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