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时评方法论丨抢人大战,这几个点你想到了吗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魏英杰    责任编辑 张萍
2018年05月04日 07:53:26

更多

作为一个热点话题,眼下这轮“抢人”大战也成了媒体关注与评论的焦点,相关话题讨论与分析层见叠出,构成了另一个舆论场。那么,在这场评论大比拼中,又有哪些佳作脱颖而出呢?

timg.jpg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一些二线城市开启了“抢人”模式。每月可申请600-1000元不等住房租赁补贴、以低于市场价20%买房、数十万元就业创业补贴……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城市的吸引人才政策,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近日西安推出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在线落户的措施,更是将这场“混战”推向白热化,也引起了社会瞩目。

  作为一个热点话题,眼下这轮“抢人”大战也成了媒体关注与评论的焦点,相关话题讨论与分析层见叠出,构成了另一个舆论场。那么,在这场评论大比拼中,又有哪些佳作脱颖而出呢?

让惜才成为发展的气质

  出处:人民日报

  作者:何鼎鼎

  【拎观点】

  无论对于哪一层级的人才竞争,政策的出台都只是第一步,仅有金钱、户籍等优惠完全不足以支撑人才政策长远走下去。

  【划重点】

  今天抢人才,就是为了明天的发展。良性的人才竞争,有利于推动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人才市场的形成。

  在劳动力“充分供给”之后谈人才的竞争其实是一种必然,这也将倒逼更多地方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让惜才成为发展的气质。从这个角度说,“抢人大战”的关键不在政策与优惠,而在于发展的势能。

  与早几年就陆续开始的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不同,最近的新变化是,一线城市也加入其中。没有哪座城市有理由拒绝人才,面对二线城市来势汹汹的优惠政策,一线城市也不足以高枕无忧。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人才竞争,早已不只是国内人才的再分配。中国顶尖城市正志在高远,加紧制定全球化用人战略。从顶层到基层,在各线城市,为高质量发展寻找人才原动力,突出人才在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已经成为普遍实践。

  点评:本文没有正面去评点各地人才新政的利弊,而是站在人才竞争的角度,论述人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而提出“抢人才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并给出“抢人才”还要“爱人才”的结论。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自己(作者)站在一个相对正确的、不容易犯错的立场,毕竟爱惜人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就算有的地方的人才新政存在偏颇,也无碍于作者的结论。但这样写作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容易隔靴搔痒,抓不到痛点。好在这篇文章在短短的篇幅里,既有历史回溯,也有中外对比,颇具纵深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观点的薄弱之处,总体而言不失为值得推荐的评论作品。

“人才危机”真的来临了吗

  出处:新京报

  作者:吕利丹

  【拎观点】

  这波争夺人才的大战,更多是基于“需求侧”的剧烈变动,由当地政府主导,这与最近两年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有密切关联。

  【划重点】

  各地政府对人才的重视本是好事,但突然这么多城市争夺,我们不禁要问,“人才危机”真的来临了吗?

  近几年青年劳动力规模也略有下降,但变化幅度并不大。教育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青年劳动力规模的快速下降。2015年青年劳动力仅1/4的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2020年该比例预计将提高近10个百分点。

  实际上,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青年人口规模会下降得惊人。2015-2020年间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青年人口会下降约13%,2020-2025年间预计会下降40%以上。该现象值得警醒,城市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高端”人才,熟练工人和服务人员也同样重要。

  从去年到今年,青年劳动力人口数量和教育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当前这波“抢人运动”并非由“供给侧”的人口驱动,当前的“人才危机”尚不足以由“人口危机”来解释,真正的“供给侧”危机将发生在2020-2025年。

  点评:作者本身是人口学研究者,所以他既是从专业角度,也是从“抢人大战”的深层次原因出发,问出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各地都在抢人才,难道真的发生人才危机了吗?

  基于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对比,作者挖掘出一个更令人深思的趋势:不仅近几年青年劳动力变化幅度不大,未来几年,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的比例还将有所提升,反倒是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青年人口会下降,也就是对“蓝领”的需求更能更为迫切。这就意味着,从总供给来说,各地抢人才的背后并不存在什么人才危机,而只不过是由地方政府所主导的一场竞争。

  当然,作者也没否认,基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人才有一定需求,但是否要以如此力度来进行政策引导,也就值得思考。作为对抢人才热的冷思考,本文这些冰冷的数据,更具穿透力,也更具说服力。            

这些拿命欢迎你的城市,你真敢去吗

  出处:腾讯大家专栏

  作者:刘远举

  【拎观点】

  在这一系列政策中,真正被一个城市抛弃的,并不是这些大学生,而是那些真正的穷人、弱者。无论如何,减税,比补贴更符合政治伦理。

  【划重点】

  一个地方的政策,不仅仅要符合经济效率,也要符合基本的政治伦理。对各类毕业生,有的城市还6万、10万的给着购房补贴。至于高端人才更是出手大方,300万、500万,送住房。但是,给一个博士生6万购房补贴的地方,城市低保标准为635元,乡村低保标准为425元,也就是说,一个博士生的住房补贴,可以让一个农村低保户过12年,或者,让一个低保户的生活,好上一倍,有钱买药。

  不要忘记,在中国当下的社会层次中,大学毕业生,已经是社会的强者,更不用说,硕士生、博士生。在这一系列政策中,真正被一个城市抛弃的,并不是这些大学生,而是那些真正的穷人、弱者。

  对一个理工科博士来说,6万元的房屋补贴,又算得了什么呢?本科生、硕士生、需要的是良好的员工保护法治环境;如果他们去创业,希望不被基层办事人员刁难;至于博导、学科带头人,到一个地方办企业,除了产业链的完整等因素之外,在政策层面,希望地方政府给出的政策有持续性,不被“关门打狗”。

  但是,政策却把钱给了需要制度的人。各地陷入抢人大战,这种短期、粗暴的政策博弈中不能自拔,既伤害基本政治伦理,从长期来看,也是极其低效的。

  点评:目力所及,针对抢人才大战的许多评论,要么是从政策本身利弊说起,要么是从抢人才的影响(比如房地产市场)切入,还有的是对政策的具体落实提出建设性意见。但是,本文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甚至近乎哲学性的问题,也就是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来审视各地的抢人才政策。虽说这篇文章很长,也涉及到了人才流动及其背后政策变动等方方面面,提出政治伦理的角度,却是本文作者对这一话题的最大贡献。

  所谓政治伦理,无外乎政策的公平性。表面看,各地争抢人才都是为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初衷良好,但一项政策的出台,既要考虑到政策本身的合理性,也要与政府的功能及其宗旨不发生冲突,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认为是存在问题的。

  尽管把人才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放一起比较并不完全客观,也存在一定逻辑问题,但作为一个思考角度,却让人不无启发。比如,政府究竟应该着力抓哪些工作,才更加符合政府的职责呢?这应该也是作者撰写此文的一个出发点。         



标签: 人才;政策;人才危机;政治伦理;青年劳动力;出处;二线城市;气质;教育程度;青年人口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5/W0201805042558539330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