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美丽中国绵延永续 绿色发展普惠民生

来源:法制网
作者:徐代军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8年05月21日 17:08:16

更多

让我们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坚持党的领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我们始终遵循习总书记的教诲,奋力前行,为当代人着想,为子孙后代负责,为幸福奋斗!

  “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成美丽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明确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做出了“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的重要论断,为我们谋划了一幅“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中国更崭新的生态画卷。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总书记的一席话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价值及生态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的认识不但体现了总书记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更体现出他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纵观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外之行,谈发展必谈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生命共同体”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词语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思想指导实践。从“美丽中国”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作为执政理念出现,到“绿色发展”位列“五大发展理念”之中,再到“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任务,习总书记对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怎么走、美丽中国如何实现的思考从未停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从南国的洱海边到北国的大兴安岭,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到乡村优美的成都郫都区战旗村,从“生态环境优势金不换”的广西到前往长江沿岸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都生态保护放在了视察的重中之重。这种“由点及面”的强调与关注,让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更科学的指导,迸发出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全国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抓生态”的良好局面。

  生态保护,制度先行。“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诸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有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逐渐修订和完善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生态环境的标本兼治构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法治屏障。一个“有法可依、依法治污”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责任。一方面,“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已然被提升到国家安全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只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进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的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更让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真切行动付诸实践。

  另一方面,“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正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所提出的建议正被全世界重视,其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成效更是为全球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可参考的“中国方案”。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方计划二〇三〇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二〇三〇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地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更是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质与担当。

  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到“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绿色发展理念铭刻进每个人的心,浸润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美丽中国的梦想和蓝图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让我们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坚持党的领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我们始终遵循习总书记的教诲,奋力前行,为当代人着想,为子孙后代负责,为幸福奋斗!

  美丽中国,我们共同期待!

标签: 生态环境;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眼睛;人民群众;责任大国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5/W02018052156241339972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