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丨愿献青春绿边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枨 责任编辑
张萍
2018年05月23日 08:00:44
边疆今天的繁荣,倾注着数代人长久甚至终身的奉献;边疆今后的发展,还需要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建设行列。
原标题:愿献青春绿边疆
在采访中,我经常被一些人深深感动。打动我的不仅仅是他们辉煌的功绩,更是这些人发自内心的责任,以及由此而来的坚守与奉献。
其中,内蒙古包头市一位92岁的老共产党员王璲,让我尤其感佩。在园林岗位上工作多年,王老熟悉并热爱着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退休后仍走街串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采访中得知,为了支援祖国边疆建设,早在1954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他就放弃了在家乡北京的工作,选择来到当时条件极为艰苦的包头。他仍清楚地记得,那时包头全城只有43盏路灯、63株行道树,烟囱比树还多。初来乍到的他惊讶于眼前的荒凉,也坚定了改变这座城市面貌的决心。
从此,作为城市早期的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之一,他走遍包头市区的每一寸土地,探寻适合不同树种生长的地方。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下,城市的绿化规划形成了科学的体系,为园林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这座荒凉的塞外之城已变为“绿色的海洋”,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人生若有第二次,当祖国需要我时,我还会选择再来到边疆,奉献自己。”抚今追昔,老人对自己年轻时的选择毫不后悔。60多年弹指一瞬,白了老人的双鬓,却染绿了一座城市。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王老选择扎根北疆,“北京城少了一位专家,而祖国的边疆却多了无数的绿色,这绿色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知识分子对党和祖国最好的报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其实,像王老这样心系国家、扎根边疆的,如今依然大有人在,赓续着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知识分子的担当。去年11月,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我结识了李鹤与马彦伟。这两个毕业于国内外名校的年轻人,放弃了在国外和大城市工作生活的机会,来到这片广袤的土地,从事着天然植被保护、节水试验示范推广以及生态农业等工作。当问及留在这里的原因,“梦想”是他们相同的关键词。“在哪里都是工作,这里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这里,阿拉善绿了,我们的梦也就圆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怀着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来到祖国边疆,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默默无闻、埋头奉献,奋发有为,一点一滴地建设着边疆、改变着边疆。边疆今天的繁荣,倾注着数代人长久甚至终身的奉献;边疆今后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像前辈一样投身于祖国边疆建设的行列,继续书写动人的奋斗篇章。
有首老歌唱道,“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革命时代当尖兵,哪里有困难哪里有我们,赤胆忠心为人民,不怕千难万险不怕山高海深。”无论是边疆的沧桑巨变,还是当代年轻人的接续奋斗,都是对这种精神的践行和诠释。青春不老,理想不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这样的旋律还将继续传唱。
标签: 璲;祖国;年轻人;着数;知识分子;内蒙古阿拉善盟;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行道树;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