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高考填报志愿为什么难?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封寿炎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21日 12:14:03
如果可以在走马观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比如由大学、中学合作推出一些主题夏令营,举办一些类似于“大学校园开放日”的活动,帮助更多中学生走进大学、了解专业,这些活动应该对于高考考生填报志愿大有帮助。
高考分数公布之后,下一步就要填报志愿了。然而,报读什么学校、院系和专业,这道考题着实考倒了不少家长和考生,使他们的焦虑和愁思“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面对林林总总的高校、院系和专业目录,志愿选择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在今年,这道难题还催生了一项新的“生意”,有市场机构为家长和考生提供填报志愿咨询服务,收费从1980元/3小时到2350元/4小时不等,甚至还有高达5800元—50000元的“名师一对一指导”。
市场供需自有逻辑,家长愿意掏5万元买一个建议,当然也有自己的道理。填报志愿的重要性,有时候不亚于高考本身,因为它决定着考生将来读什么大学,还影响着他们毕业之后的职业方向和人生方向。然而,面对如此重要的选择,一些考生却“两眼一抹黑”,既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也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什么,更不了解不同大学、院系和专业的特色。与其“盲人骑瞎马”,不如花钱买个放心、安心。
这种高价咨询服务是否靠谱不得而知,但家长一掷万金的豪气,却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他们对于这种服务的强烈需求。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大学和中学互相割裂,中学期间对学生缺乏未来职业和人生规划的引导,一些学生缺乏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感,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它们都导致家长和学生面对志愿填报时候无所适从、难以抉择。
国外的一些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笔者曾经咨询过一位美藉华人家长,在美国中学里这方面的情况。他表示,美国的中学里有专门为学生提供申请大学咨询的教师。这些教师一方面与大学之间有常规的沟通渠道,对于不同大学、不同院系的情况和招生动态都很熟悉,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本人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在综合两方面情况的基础上,他们往往可以提供恰如其分的个性化建议,帮助学生申请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院系。
除了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之外,在大学和中学之间加强衔接合作,也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大学的情况。近些年来,“中小学生大学游”成为寒暑假旅游的一个热门项目。如果可以在走马观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比如由大学、中学合作推出一些主题夏令营,举办一些类似于“大学校园开放日”的活动,帮助更多中学生走进大学、了解专业,这些活动应该对于高考考生填报志愿大有帮助。
如果往更深一层看,“填报志愿难”也反映出目前教育的一些弊病。本科教育专业划分过多过细,已经越来越难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纷纷探索宽口径、广基础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淡化专业划分的壁垒,力图培养知识结构更全面、综合素质更高、适应性更强的复合型人才。与过多过细的专业划分相比,在本科阶段实施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更能符合产业更新换代频繁、人们职业选择灵活多样的发展趋势,也可以降低志愿填报对于考生未来人生方向的局限和束缚。
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如果高中毕业之后对于自己的优势和潜力茫然无知,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了无概念,那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败。事实上,很多孩子从儿童时期就会表现出兴趣爱好、天赋潜能的倾向性,如果这种倾向性得到家庭和学校的呵护,通过因材施教来适度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培养出清晰的兴趣爱好,确立人生和职业的方向感。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填报志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与此相反,忽视个性的应试教育和填鸭教育,很容易在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过程中,慢慢消磨掉学生的兴趣爱好,窒息他们的天赋潜能,最终使他们茫然于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要做出一个恰如其分的志愿选择,当然是一件难而又难的事情了。
标签: 填报;考生;家长;咨询服务;大学;学生;高考分数;市场机构;考题;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