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赛】皮格马利翁效应下,教师可以更美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朱雅倩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15日 16:05:58
皮格马利翁效应具有宽适用性,任何为维持美好生活而用功的行业都需要被激发。当然这并不与新闻报道客观性的灵魂相抵触,而是作用于社会整体气氛调衡的现代智慧媒体的恰当温存。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了河南信阳一名小学二年级教师李芳为保护学生免受摩托三轮车的撞击,英勇冲上前挡住学生身躯,并因此抢救无效而逝世的新闻。与长时间来媒体空间充斥的诸如“家长不满成绩发群导致教师辞职”、“教师肆意殴打学生”、“高三班主任被家长带人暴打”、“六安教师讨薪”等教师行业戾气颇重的现象形成鲜明比照。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期待效应”,指的是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语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许多优秀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利用好学生的该效应,多用肯定性的语言和正向期待去激发学生不断求得进步的心态,这也是许多学生为了不辜负教师的殷切期待,能孜孜不倦不断更上一层楼的直接动力。而从社会大环境的视角来看,我们舆论环境对于某行业的评价倾向,也会间接影响该行业从事人员的工作心态。
医患矛盾的紧张和激烈,不仅导致受众对医生群体负面媒介刻板印象加重,而且也使得愿意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在减少,这其中媒体的过度集中报道不能免责。而教师行业似乎在歩其后尘。
我们总说少年强则国强。可是青少年认知懵懂,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从这个角度来讲,应当说是教师强则国强。当师范生们学完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跃跃欲试地准备进入工作,满怀憧憬地想象着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人生之幸,打开手机却发现各种各样的无奈字眼和聒噪评论,又或者像守候留守儿童的九旬教师这些坚守在教学岗位的教师,不断听到外界对教师工作的诟病和吹毛求疵,那么对于来者和在者,唏嘘不已都将成为常态。
教师也需要皮格马利翁效应,而给予者应当是善于以鼓励和嘉奖去稀释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校领导班子,应当是秉承着“大家都是为了孩子们好”想法的通情达理极度配合的家长群体,更应当是在信息议程设置中地位颇高的传播媒体,能够用巧妙适度的报道让教师能够在舆论中感受到喘息的余地。
就像报道这位为了学生甚至放弃生命的李芳教师一样,正面优秀的教育行业报道要挖掘出其中振奋人心的细节,让受众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职业责任中的大无畏精神,而消极逼仄的教师信息尽可能地抱以“求进步”、“求改善”的宽容心态,留有其自我反省的空间。
皮格马利翁效应具有宽适用性,任何为维持美好生活而用功的行业都需要被激发。当然这并不与新闻报道客观性的灵魂相抵触,而是作用于社会整体气氛调衡的现代智慧媒体的恰当温存。
(作者为湖州师范学院学生)
标签: 教师;学生;教师行业;摩托三轮车;媒体空间;年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