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暑期游学彻底变味了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张丰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8月05日 08:37:29
当你知道别人家孩子在学的时候,你也就必须跟进。只要教育竞争的格局不变,这样的攀比就不会结束。
趁着暑假,让孩子出国游学,正成为不少城市父母的选择。据媒体报道,一位叫李红的郑州全职妈妈,让儿子参加了暑假留学交换项目,去英国十几天,费用4万元。虽然舍不得钱,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一半同学都报了。”
杭州媒体也报道过同样的事情。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英国游学活动,在英国呆两周,费用3万元,抵得上孩子母亲三个月的工资,但父母还是咬牙报名,因为他们发现,“全班就他一人还没出过国。”
郑州和杭州的情况是这样,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就更不用说了。我有一位朋友,刚刚接待了一位北京的家长,他的孩子,已经去过四十多个国家。据说,同学们平常都在比拼护照上的签证次数,老师不得不想办法禁止这种行为。
这种现象不是今年才有,前两年就流行过爆款文章《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现在,学校都禁止补课,强调减负,结果就是激烈的竞争延伸到教室外,延伸到暑假中。暑假本来是孩子休息放松的时候,却变成了更激烈的拼杀场所。由于缺乏规范,家长在暑假上的投入进入赤裸裸的“拼刺刀”状态。
出国游学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至少在10年以前,北京、上海精英阶层的子女,就开始参加这种交流游学。2002年,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一位老师的孩子在隔壁重点高中读书,“班里同学全部出过国。”他们的英语普遍较好,让正在读研究生的我感到深深的自卑。
但是,十几年前的交流游学,规模相当有限,通常仅限于那些大城市最好的中学,游学也有真正的交流成分,外国学校的同龄孩子,也会到中国交流。这是属于真正精英家庭的行为,即便是北京和上海的普通家庭,也难有这样的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家庭财富的增长,寒暑假游学终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如今的很多游学项目,并不是什么“交流活动”,而是旅行社开发的旅游项目,看一下英国的剑桥、牛津,逛一下美国的耶鲁、哈佛,确实也算开拓了眼界,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游”大于“学”。
依照本文开头的案例,英国游十几天,四万块,对中小县城来说,可能意味着一个中低收入者一年的工资;但对大城市家庭来说,尽管也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但是并非高不可攀。省会城市一套房的租金,或者夫妻双方的年终奖,都可以支付这笔费用。
因此,出国游学,就具备了区分阶层的意义。尽管出国游的收益难以具体量化,但是对很多父母来说,它首先是证明自己的手段。支付得起出国游学,不但是爱孩子的表现,也是自己经济实力的体现。一些出国游学机构更是趁机“带节奏”,人为制造教育焦虑。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家长会热衷于“集邮式”出国游学。从“出国游是好的”,最终发展为“去的国家越多越好”,家长并没有仔细观察孩子出国游学到底有什么收获,这是一场战争,一旦进入,就要不断投入。最终,护照上的签证,就会被视为一种荣耀。把护照填满,不仅意味着出国的次数更多,也意味着投入了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它本身就成为一个“标签”。
到这时,出国游学就彻底变味了,它成为一种盲目的攀比。这种攀比心理首先存在于父母心中,给他们以阶层攀升的错觉——隔壁家孩子才出过一次国,而我们是五次。最终,这种攀比心理也会影响到孩子。现在的孩子,从攀比衣服,到攀比父母所开的车,再到攀比出国次数,不仅是一种“消费升级”,也是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身份认同。
这种攀比心,让出国游学彻底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最高兴的当然是旅行社,对教育本质上是一窍不通的他们,组织旅游项目却是得心应手。他们可以根据导航找到哈佛、耶鲁,但是却无法把哈佛真正的精神传递给孩子,他们本应该心里发虚,但是想到家长们在乎的只是出国本身,也就释然了。
对大城市的中产家庭来说,要摆脱这样的恶性竞争是很难的。这就和奥数或各种补习班一样,当你知道别人家孩子在学的时候,你也就必须跟进。只要教育竞争的格局不变,这样的攀比就不会结束。
(原标题《“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暑期游学彻底变味了,原作者张丰。编辑 钱振霄)
标签: 出国游学;孩子;游学;父母;英国;攀比;全职妈妈;李红;郑州;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