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大当容得下小小“修鞋摊”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张玉胜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6月02日 10:22:00
近期,中山大学传出要求几个小商铺搬迁出校园的消息,中大一些学生听闻之后,通过各种渠道向学校表达难舍之情。
近期,中山大学传出要求几个小商铺搬迁出校园的消息,中大一些学生听闻之后,通过各种渠道向学校表达难舍之情。一些学生强烈建议校方,将现有的校内小商铺视为需要改造升级的生活服务功能区,而非简单地清除。他们呼吁校方“小心呵护那些漫长历史中生长出的人情与文化”。
对于偌大的校园改造规划,搬除几个诸如修鞋摊之类的私人小商铺,也许不过小菜一碟,一纸“迁”令即可搞定。但就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便利小店,却成了中山大学学生们难以割舍的情结,让人倍感温馨,着实难能可贵。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4年本科的莘莘学子而言,33年的修鞋小铺将“熬”走多少茬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但唯一不变的却是这难以抛却的修鞋情缘。说起来中大读书后留校任教的老师,鞋匠李大叔更是不无自豪:“白头发都长出来了,还来找我修鞋。”这哪里是在“做生意”,分明是在“修缘分”。
透过中大学生对修鞋摊的依依不舍与苦苦求情,人们当不能不对90后大学生的善良与多情刮目相看:他们“挽留”修鞋铺并非只为留住自己的便利,更有替修鞋夫妻未来生活担忧的“为他人着想”。大叔夫妻凭着两双修鞋的手,将一双儿女送入了大学,小铺搬迁势必会影响其生计来源。这份怜悯弱者的善意情怀和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折射出中大学生的优秀品德。
大学之大,当容得下小小“修鞋摊”,高等学府的教书育人应体现出更多感性化与接地气的文明风、人情味。“宜教宜学”说到底都不能忘了“亲民”,容留修鞋摊不仅回应了民意关切,也让大学的人文情怀更加浓郁。
围观中大迁铺风波,人们也许无法左右修鞋摊的去留命运,但“小心呵护那些漫长历史中生长出的人情与文化”的忠告,却值得体味与品读。人们乐见校方“正将建议纳入考虑”的积极表态,但有容乃大却并非只适用于拆迁,更当融化于大学教育的日常管理与文化底色。
标签: 修鞋摊;校方;中山大学;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