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乡土梦 从不贫瘠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邓国芳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6月14日 08:29:00

更多

清晨6时,雨过天晴的李宝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习惯早起的两位老者,拎着刚采摘的蔬菜,边散步边聊天。卢仲华照常早起,在这片远离繁华的乡土,开启新一天的“李宝计划”。

  清晨6时,雨过天晴的李宝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习惯早起的两位老者,拎着刚采摘的蔬菜,边散步边聊天。卢仲华照常早起,在这片远离繁华的乡土,开启新一天的“李宝计划”。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画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珍藏着一个桃花源般的乡土梦。梦里的乡村,不贫瘠,不落后,是一片绿色富裕的土地,更是一个和谐纯净的社会。

  古往今来,不少能人贤士舍弃喧哗,躬身乡村治理,试图让这种大同理想落地。

  何心隐,明朝的一位思想家,师从王阳明。“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风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秉承这种王学理念,他以老家江西永丰梁坊村为实践基地,创建聚和堂,希冀通过自己的力量改进社会。

  当时的聚和堂,有两大宗旨:一是“教”,对青少年进行教化,以致良知;二是“养”,即活命和理财,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何心隐还散尽家财,建起夫山书院,让贫富人家的子弟同聚课堂,打成一片,消除界限。

  教之外,如何养?何心隐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和理财机构,组织农民有序生产,合理分享财富,其目的,是在遵纪守法、交粮纳税的同时,确保百姓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实现贫富均等化。

  《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虽寥寥数语,说尽中国人的理想。

  史料记载,何心隐的这一实践,行之数年,一方之人,几于三代。后因他的被迫离开,让聚和堂失了灵魂和维系。这种超前的组织关系,亦随之分崩离析。尽管何心隐的聚和堂被现实击得粉碎,但这番经历却让后人看到,以乡村为蓝本构筑理想乐园的希望。

  今天的中国,城与乡的距离从未如此接近。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他心中有一个“三农梦”,即农村复兴、农民富裕、农业强盛,也曾寄语新农村建设,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

  在浙江,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无数个像李宝这样藏在深山的村庄,已梳妆打扮静待远方来客。而那些曾在历史长河中几度浮沉的乡土梦,在当下的时空维度里,再度落地、萌芽、生长。

  对乡村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乡村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站上历史的舞台翩然起舞。坏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商业文明,乡村也会迷茫无措,甚至被冲击得迷失方向,失去本真和自我。

  卢仲华的微信名,就是“大同天下”。他想从还原食材的“纯净”开始,保留、挖掘和激发这片乡土的朴素、和谐、向善,从而抵消商业文明植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让它抵达物质与精神同步美丽的彼岸。

  4个月后的今天,“李宝计划”已从外围进攻,逐渐逼近这场实验的核心。无论成功与否,我们的记录,相信都能带来些许思考和启迪。可以确信的是,这场实验的同行者会越来越多,卢仲华并不孤单。

标签: 乡村;商业文明;良知;贫富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606/W0201606143383710764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