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四龄童被父母“狠练”,教育还是虐待?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蒋萌    责任编辑 王艺
2016年06月18日 08:31:00

更多

四龄童被父母“狠练”,教育还是虐待?“狼性家长”往往会鄙夷溺爱孩子的家长,觉得不能把孩子惯坏, “全面从严治娃”才是对孩子负责。

  四龄童被父母“狠练”,教育还是虐待?

  背景:江西4岁女孩雯雯,1岁零3个月便跟着父母徒步旅行,没上过幼儿园,一年中有六七个月都在吃野菜、睡帐篷,一天步行十多公里。近日,其父潘土丰带着雯雯来到成都,准备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川藏线徒步之旅。记者问雯雯,“你喜欢上幼儿园还是去外面玩?”她直接回答“幼儿园”。

  新京报发表刘义杰的观点:雯雯的父亲称,这点困难,跟她将来人生中要面对的挑战比起来,不算什么;其母亲称,有些东西课堂教不了。但在我看来,其父母是一对狂热的户外活动爱好者,如今带着女儿在外锻炼,看似为了锻炼孩子,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本质上来说,不过是一个自私的行为,借助高大上的借口在满足自己喜好的活动而已。从身体上来说,这么大的孩子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天天在户外营养自然不充足、不规律,且这个年龄的孩子不管是心肺功能还是骨骼等器官都没有发育完全,承受如此大的运动量,最终很可能导致健康隐患。从心智上来说,所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如同一颗花朵在长枝干的时候,不能非要让它开花。在幼儿时期,孩子最需要的是和同龄人成长。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具备一定的素养:一是不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梦想和喜好的延续者,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事业无能的替代品;二是要尊重社会和科学,不要做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事情。

  小蒋随想:在“为了孩子好”的旗号下,某些家长的“非常教育”未必对孩子好。这样的家长往往是偏执的,还言必称“孩子长大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信奉的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还拿极个别“狼式教育”产生的名人,为“超常超狠”地训练孩子提供“有效依据”。“狼性家长”往往会鄙夷溺爱孩子的家长,觉得不能把孩子惯坏,“全面从严治娃”才是对孩子负责。面对“狠治”下孩子有了“超越同龄人”的表现,以及其他家长啧啧称奇,有关家长更会觉得自己教育有方。他们不怎么在意孩子是否开心快乐,也不考虑对年幼的孩子“拔苗助长”产生的隐患,不愿意承认“狼性教育”的成功案例极为个别,所谓的“成功”更见仁见智。相对于溺爱孩子的家长,“狼性家长”其实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应当看到,温室蜜罐教育也好,野蛮狼性教育也罢,都不符合社会生活与法治文明的常态。在父母制造的两极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可能在对社会的理性认知、正常的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缺陷,甚至会产生人格障碍,并伴随一生。对社会而言,虽然会争议个别家长的教育方式,但无奈之处在于,没法干涉“别人的家事”。就本例而言,父母让四岁的孩子如此过劳、不让其上幼儿园接触同龄人,算不算是在生理与心理上“虐童”?谁能对此说不?

  开豪车“碰瓷”诈钱,抓住了谁的小辫?

  背景:16日上午,北京警方通报称,成功打掉三个黑龙江省北安籍“碰瓷”团伙,这些黑龙江籍男子连续在丰台、大兴等地驾驶凯迪拉克、奔驰、宝马等豪车,以涉酒驾车司机为主要对象进行“碰瓷”。

  新京报发表刘雪松的观点:舍得花这么大血本碰瓷,人家看重的是你交通违法在先。比如通过潜伏,瞅准了你是酒驾;比如看准你明显越过了双黄线。很多人说这叫“以邪制邪”,是苍蝇叮上了有缝的蛋。这种凌乱的法治观,同样是“路怒症”的一种升级版,是小看了把普通交通违法者往死里撞的极端伤害。撞得越狠、自己的豪华车毁得越厉害,碰瓷得到的赔偿就越多。碰瓷者抓住的就是对方全责的理亏,吃对的就是法律设计对方全赔的可乘之机。它本质上不是为民除“害”,而是刻意制造伤害,是一本十利甚至百利的另类敲诈与勒索。豪华版碰瓷团伙,吃准的就是人性中对于“三观”可以无底线到这个地步的认知盲点、很多人不把普通的交通违法当回事的法治弱点、执法和理赔过于程序化的刻板缺点。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豪华版碰瓷,而是屡禁不绝的交通违法。豪华版碰瓷杀将过来,一些潜在“受害者”需要准备的,不是应对碰瓷,而是应对自己交通行为的一屁股不干净。执法部门来说需要准备的,是像北京便衣警方一样多留心眼,发现“事故”背后的蛛丝马迹,并且出重拳,一网打尽。

  小蒋随想:有交警曾进行“科普”:具有交通违章行为(如酒驾)不一定在事故中负全责,要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换言之,如果违章与事故不具有因果关系,违章是违章,事故是事故,应当分别处理。但在现实中,存在交通违章行为的人往往心虚、自觉理亏,而且在许多人的脑海中违章与事故会被想当然地视为具有因果关系,因而给故意碰瓷者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交通法规的制定是基于正常的驾驶行为,而碰瓷的实质是故意制造事故的敲诈行为。如果依据交通法规处置碰瓷自然“不匹配”,正中碰瓷者下怀。对交通参与者而言,首先应该守法守规矩,避免有短处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如果某些人存在违章行为,也别对稀里糊涂发生的事故匆匆“私了”,这未必能躲过交通违章的处罚,还可能掉入敲诈者设计的圈套。对交警而言,在认定事故责任时切忌想当然,严谨勘查现场,细致分析案情,不法分子就会露出马脚,真相也会水落石出。

标签: 孩子;家长;父母;因果关系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