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深沉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 弢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7月15日 08:25:36

更多

历史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无法割舍的血脉基因,更蕴含着破解各种难题的“钥匙”。”西方学者尚有这种理解,中国人更应该有这种自信和责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固根守魂,关系一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并列,扩展成为“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样的论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时至今日,令世界倍加关注的,已不仅仅是“经济的中国”,更是“文化的中国”。年初,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公共电视网(PBS)联合制作的《中华的故事》火爆西方,这六集讲述中国的历史和传统的纪录片,占据BBC二台黄金时间。而前不久热映的好莱坞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2》,女主角爱丽丝一身的“中国风”服饰,让影迷眼前为之一亮。再看看《琅琊榜》《芈月传》等国产剧在海外的热播,更是一如当年的青花瓷风靡欧洲。可以说,世界正在以更积极的态度认知“文化中国”。

  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这种重新审视,与其说是完全出于好奇,毋宁说是希望在中国文化中找寻“新的路径”。人与自然如何相处?发展是为了什么?全球治理该有怎样的义利观?从“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义利之辨,中国的传统、中国的实践,给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价值标准”。物理学家霍金曾提出一个困扰人类的难题:在一个政治、社会、环境动荡的世界里,人类如何才能继续生存?对此,历史学家汤因比早有回答:“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所谓“独特思维方法”,说到底,就是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

  当世界更加期待“中国智慧”,我们需要自问的是: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中国文化有一层壳,“不敲开那个壳根本看不清里头是什么样”。即使是生活于其中的人,或许都不一定能敲开它,只是“日用而不知”。更有甚者,缺少鉴别力,分不清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或是盲目推崇复古,或是一味刻意贬低传统文化。如此,中国文化又如何能够走向远方?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其中的深刻之处,正在于指出了历史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无法割舍的血脉基因,更蕴含着破解各种难题的钥匙。对于中国而言,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的上下求索,孕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这,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涵养未来最深厚的精神土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从中汲取最充沛的养分、最深沉的力量。

  当被问及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时,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此回答道:“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并会以史为鉴。”西方学者尚有这种理解,中国人更应该有这种自信和责任。

标签: 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思维方法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