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撤销廉政账户“叫醒”侥幸者

来源: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作者:    责任编辑 金晨
2016年09月11日 09:06:37

更多

存在了近16年的廉政帐户退出历史舞台。8月底、9月初,四川、广东、重庆、新疆、内蒙、海南等15省份先后撤销廉政账户。

  存在了近16年的廉政帐户退出历史舞台。8月底、9月初,四川、广东、重庆、新疆、内蒙、海南等15省份先后撤销廉政账户。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9月10日,中国新闻网)

  廉政账户就是俗称的“退赃账户”,个别党员干部在接受红包礼金后可以悄悄上缴,借以减轻党纪国法的严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廉政账户的确起到了降低查处腐败成本,减少全社会腐败存量的作用,但随着预防惩治腐败进入“深水区”,这种明显带有折衷意味的反腐措施明显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相抵触。以往个别干部心存侥幸,收受了礼金红包后见到“风声”不对就赶紧一退了之,并以此减轻或逃避应有的处罚和问责。还有个别干部缺乏向不良政风说“不”的勇气,既不想同流合污,又不想“特立独行”,便借由廉政账户的存在“洗白”自己缺乏政治定力,妥协性较强的意识问题。无论是哪种情形,都不利于在全社会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正风正气。各地相继取消廉政账户,标志着“上缴保平安”的方法彻底失效,更标志着潜在的贪腐份子失去了所有退路,实乃好事一件,是恰如其分,正当其时。

  廉政账户的废除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精神实质。无论是《刑法》,《公务员法》还是《纪律处分条例》,都对国家公职人员收受超过正常往来的红包礼金进行了严格的定性和定责,一旦触及红线就是违法违纪,没有“打折”余地。可见廉政账户原本就是违背法治精神的“怪胎”,它的产生和存在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不应也不能继续长期存在。

  廉政账户的废除还体现了从严治党的要求。堵死违规收受红包礼金的后路,标志着反腐倡廉工作重心的不断前移,从以往的事后追责逐渐扩展至事前“打招呼”,“划红线”。对那些心存侥幸,顶风作案,不收手,不收敛的干部不搞高抬贵手,不搞下不为例。让所有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为官”才是“护身符”,树立清正廉洁才是为官之本的价值取向,自觉摒弃钻制度空子的侥幸心理。

  廉政账户的废除更体现了“严管就是厚爱”的原则。从近年来查处的诸多贪腐案件来看,从“好同志”堕落到“阶下囚”绝非一朝一夕,但往往都从“一支烟,一顿饭,一个红包”开始。可见,斩断后路,弥补漏洞,在制度框架下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和管理,是对所有党员干部最大的保护。更让绝大多数干部能保持头脑清醒,理直气壮的将腐败拒之门外,把坚持底线和原则作为理所应当,不再对不良政风顾虑重重,瞻前顾后,有所妥协 。

标签: 廉政账户;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工作;国家公职人员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