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贫困学生,如何更有温度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
金晨
2016年11月17日 08:04:14
最近,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的网帖引来热议,如何关怀贫困学生成为焦点话题。不让每一份爱心“散热”、不让每一笔资助“跑偏”,这道精准资助的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解答。
最近,“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的网帖引来热议,如何关怀贫困学生成为焦点话题。
资助贫困学生,是政府、社会和高校一直以来的关怀政策。在实践中,如何认定、怎么资助,却是一道全国性难题。怎样建立综合性考量指标,引导受资助学生正确使用助学金?本期微议录,让我们和微友们一起思考。
——编 者
走心才能“双赢”
最近,一位入学不久的大学生打来感谢电话。他兴奋地说,学校不仅为他申请了贫困新生助学金,还办理了生活费补助,这些帮扶都是“暗暗”进行的。之所以感谢我,是因为今年10月的一天,这位同学的辅导员来电,想了解家庭基本情况,身为基层扶贫干部的我,在将调查核实后的信息详细介绍后,特别强调“尽管家庭暂时贫困,但是他和妹妹都很要强,希望学校在落实相关政策时能对个人信息保密”。高兴的是,学校做到了,让学生感到了人文关怀,较为严肃的资助工作也有了温度。
关怀困难学生,不仅要注重公平和效果,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在开展工作时,不妨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走心”之举。只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就能实现资助贫困学生与照顾个性需求的“双赢”。
——@漠北狼
助学也能促德育
我是一名高校辅导员,在今年的助学金公示期间,收到了匿名举报,说某同学穿耐克鞋,不应该拿助学金。做好一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如何人性化地精准评选,一直是困扰辅导员的难题。工作中,助学金评选有一整套操作流程,从个人申请、家庭情况调查、班级评议、学校院系审核到最后公示,我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多而全地了解情况,力争让每一个环节做到公开公正。
助学金的目的是资助帮扶,也是一种德育教育。此事之后,我一直探索双重自评,在班级评议和评选指标基础上,让受助者两次“自评”,用诚信、谦让和自强擦亮助学金评选的主色调。只有让受助同学理解助学金的本质,才能培养其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只有让学校、社会更重视助学金的德育价值,才不会拘泥于固化指标。
——@合工大夏导
帮扶不妨梯级化
如何科学地界定贫困标准、划分帮扶群体,始终是个难题。现实情况也各异,“一刀切”容易误伤,不妨实行梯级化。上学时,我所在的班级设定了一套大家比较认可的规则:具体划分等级,设定相应资助金。至于哪些同学对应哪类资助等级,则要根据综合信息来评定,比如是否在生源地贷款缴纳学费、平时消费水平、室友评价等。另外,还成立了“学生自助委员会”,由成员收集和考察相关信息,同时回避“亲近”关系,最大限度地追求公正。
让贫困学生安心上学,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同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红利”落到实处,需要瞄准靶心、精准认定,让资助金更有“准头”。不让每一份爱心“散热”、不让每一笔资助“跑偏”,这道精准资助的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解答。
——@小 嘟
标签: 帮扶;资助;资助贫困学生;同学;学校;耐克鞋;公示;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