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48小时工伤认定”并非“催人早死”

来源:红网
作者:符向军    责任编辑 金晨
2016年11月19日 09:01:57

更多

脑内出血,深度昏迷……59岁的杜文良倒在了四川省乐山市草堂高中食堂的岗位上。

  脑内出血,深度昏迷……59岁的杜文良倒在了四川省乐山市草堂高中食堂的岗位上。虽然医生告知救治希望不大,但家人仍不放弃。遗憾的是,56小时后杜文良不幸离世。追悼会上,学校负责人致悼词,对杜文良“因公殉职”表示深切哀悼。但11月16日,家属拿到了人社部门出具的决定书,杜文良突发疾病后抢救时间超过了48小时,不予认定(或视同)工伤。(11月18日《成都商报》)

  “因公殉职”却不被认定工伤,自然难以令人接受。“谁会在抢救的时候严格按照48小时计算呢?”“难道为了工伤认定家属应该提前放弃抢救?”家属的质疑也悲呛有力,不容否定。

  但人社部门的决定也是依法有据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明文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而杜文良在医院抢救了56小时,明显过了法定时间。

  问题的矛头指向了法律,似乎是“48小时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催人早死”,凸显法律的冷血无情。但法律并非无情物,法律恰是“良善公平之术”。认为“48小时工伤认定时间”是“催人早死”,其实是对法律的误读。

  《工伤保险条例》之所以规定了“48小时工伤认定时间”,立法本意是出于尽可能地对劳动者权益进行保障。事实上,工伤的核心是职工遭受人身意外“伤害”,要素是“工作时间、工作原因、工作地点”,这些是构成工伤的实质条件。比如职工工作中被机器砸伤或者发生地震、事故等而受伤害,就应认定工伤,并不受48小时限制。

  但“48小时工伤认定时间”,针对的并非实质性工伤,而是特指劳动者因自身疾病引发身亡的情况。因病身亡并非工作原因直接造成,理论上不属于工伤,但考虑到对劳动者的特殊保护和人文关怀,《工伤保险条例》额外规定,将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形,也视同工伤。但法律的人文关怀,也是相对的、有限度的,不可能绝对化或追求绝对公平。就“48小时工伤认定”而言,只是一种法定的“合理时间”,不可能没有期限或无限延长,即便延长到72小时或更长,也总会有人因抢救时间超过这一时段,而无法被认定为工伤。

  由此可见,“48小时工伤认定”实非法律“催人早死”,相反体现了法律的温度和人性关怀。

  事实上,透过“48小时工伤认定”的争议,应该把更多目光投向“职业病”“过劳死”现象,即建立完善“职业病”“过劳死”鉴定机制,依法鉴别认定职工发病、病亡与工作之间的因果关系,让“因公殉职”不仅仅出现在单位的挽联和悼词中,更成为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从而成为劳动者权利保障的最后挽歌。

  文/符向军

标签: 工伤认定;工伤;法律;工伤保险条例;殉职;工作岗位;人文关怀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