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2.0时代,浙江怎么干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杜 博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2月13日 08:02:37
从一项省域制度创新走向全国,从“领跑”半个身位到重新起跑,对浙江的广大“河长”来说,是荣耀,更是压力。昨天的成就已成过去,美好的未来尚待开启,从“河长制”到“河长治”,治水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党委或政府“一把手”将有一个新头衔:“总河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意味着河长制从地方创新实践的1.0时代正式步入在全国范围推广施行的2.0时代。
浙江正是积极探索河长制的地区之一。2008年起,湖州市长兴县就开始试水河长制。随后,嘉兴、温州、金华、绍兴等多地陆续推行。2013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3年底,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目前,我省已形成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
河长制进入顶层设计,“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这无疑让浙江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紧迫感也油然而生。
江南水乡,河湖纵横。全省大大小小的8万多条河,结成与每个百姓休戚相关的民生之网。率先发展,亦率先遇到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于是,浙江以治水为突破口“重整山河”,将“河长”这一角色推上时代舞台。目前,我省已消灭垃圾河6500公里、消灭黑臭河超过5100公里,关停污染企业、整治污染行业,一套水岸同治的转型升级组合拳,打出了发展新境界,河长制成为“五水共治”工作中的制度创新和关键举措。
河长制取得成效,是久久为功、多年坚持的结果。过去,当面对治水的种种困难时,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如今,河长制经验推广到全国,面对可能纷至沓来的学习和表扬,我们更要经受住新的考验。从一项省域制度创新走向全国,从“领跑”半个身位到重新起跑,对浙江的广大“河长”来说,是荣耀,更是压力,我们需要清醒,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我们不能把先发优势当做一劳永逸的永久优势,不能把一段时期的成绩单当作高枕无忧的功劳簿。污染没有荡尽,治水不能停歇,目标当更高远。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作为“两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浙江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更应一马当先。河湖管理保护,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我们应更加注重治水和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将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统筹协调、标本兼治,在已有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更上层楼。
同饮一江水,治水要形成更大合力。水流动不居,治水便不能靠单打独斗,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部门联防联控、区域系统共治。浙江已形成部门协调配合的治水工作机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仍需在联动、长效上下功夫,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让河长制落实和治水实践继续走在前列、立于潮头。
水源清澈、河川安澜,事关人民健康福祉。治水是保障群众获得感的民生工程。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完善“河长制”考核制度,制定更严格的标准,采用更科学的办法,切实推动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另一方面,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法律、行政、市场等多种手段并用的水环境治理网络,共筑岸绿景美的生活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空间。
我省宣布2020年基本消除劣五类水质,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呼唤我们以实干去兑现;这也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题中之义,需要以担当去托举。昨天的成就已成过去,美好的未来尚待开启,从“河长制”到“河长治”,治水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标签: 治水;长制;水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浙江;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