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重新认识家庭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李杏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2月14日 23:04:55

更多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2日在京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深情阐述了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2日在京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深情阐述了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现代化突飞猛进,中国社会发生诸多变化,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对家庭形态的冲击尤为巨大。在乡村,外出求发展和留守家园之间,毅然选择前者似乎成为这个时代的普遍观念,大量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出现,已然成为社会焦点议题;在城市,婚姻家庭的稳固性也在遭遇人们观念上的挑战,家庭关系呈现出日益复杂的伦理困惑。

  家庭发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是多样的,人们对个体权利的主张日益强烈,获得了更多个人发展的空间,但一个显著的结果,是家庭的社会功能大大消解,退化为纯粹的私人世界。相应的,过去只能由家庭提供的育儿、教育和养老等服务,也大量交给了社会,催生出繁荣的产业链条,家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也由此进一步被弱化。

  甚至这个私人世界也不再完整。家庭本质上是一种人伦情感构建,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或者“习惯”,而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重寻家庭价值之前,就需要重新思考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理解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只从功能的角度进行功利的“计算”。

  从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家庭纽带的弱化乃至离散,导致血缘和亲密关系的缺失,让孤独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精神困境,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尤为巨大,一些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并不贫乏,但依然难言快乐。这一重大缺陷,哪怕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体系也无法弥补。换言之,家庭依然是呵护个人成长最理想的场所,这一点是很难被取代的。

  人也是需要感情慰藉的。茫茫人海,熙熙攘攘,专业化的社会运行模式或许是高效率的,却不能满足人的丰富需求。唯有在家庭之中,个人才能享受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情感交流,获得最细腻的情感熏陶。美德与精神追求亦需要代际传承与积淀。中国历来以好家教、好家风为荣,从严格的家庭要求开始,正己正人,为全社会树立了时代的道德标杆,家庭教育起到了非常特殊的作用。

  家庭在中国社会的根基地位,历经时代的变换延续至今。正是以家庭为单位,完成了育人和社会精神的传承。对于家庭本身,社会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集体文化认同。但我们也注意到,在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大发展的同时,家庭在社会人心中的位置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触及对家庭本质和价值的认识,亟需引起关注。

  重新认识家庭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价值审视。有什么样的家庭文化,就有怎样的社会风气,许多困扰现代人的精神谜题和症结,未尝不可从家庭层面进行反思,以重塑家庭文化为解决之道。

标签: 家教;经济社会;习近平;情感;传承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